太傅楊彪走在最前。
那張溝壑縱橫的老臉上,此刻異常凝重。
他身旁的國丈伏完,臉色也是複雜難明。
“楊公。”
伏完壓低了聲音,敬畏道:“陛下今日之舉……您如何看?”
楊彪腳步一頓,苦笑一聲,捋著花白的鬍鬚,聲音乾澀道,“還能如何看?天子……長大了。”
長大了?
這三個字,輕飄飄的,卻又重若千鈞。
伏完心中一凜,是啊,長大了。
可這成長的代價,未免太過血腥,太過駭人。
昨日還是一個因誅殺國賊而喜極而泣的孺子。
今日便成了親手斬殺國之重臣、談笑間定鼎朝局的鐵血君王。
這中間的變化,豈是“長大”二字可以概括?
“只是……”
伏完憂心忡忡道:“大赦西涼軍,封賞李傕、郭汜,此舉無異於放虎歸山,恐非社稷之福啊。”
“放虎歸山?”
楊彪搖了搖頭,說出自己的見解:“國丈莫非忘了,那兩頭猛虎,本就在山中,且正欲噬人。陛下此舉,不過是給了它們一個更遠的山頭,許了它們一個將軍的名號。用一紙空文,換長安片刻安寧,換朝廷喘息之機。這筆賬,划算。”
“再者,你我皆知,王司徒之策,才是真正的取死之道。”
“陛下此番,看似行險,實則是在救這滿城百姓,救我等一干臣工的性命啊。”
伏完聞言,悚然一驚,細細想來,背心已是冷汗涔涔。
是啊,若非陛下雷霆一擊,撥亂反正,此刻的他們,恐怕還在為王允的剛愎自用搖旗吶喊,渾然不覺那懸於頭頂的屠刀已然落下。
另一邊,武官的行列中,氣氛則截然不同。
新任大將軍呂布走在最前,步履生風,臉上那股子掩飾不住的得意,幾乎要溢位來。
身後跟著的張遼、徐晃等人,亦是神情振奮。
“恭喜將軍!賀喜將軍!”
偏將軍徐晃拱手道:“不,如今該稱大將軍了!”
“哈哈哈哈……”
呂布哈哈大笑,聲如洪鐘,引得周遭百官紛紛側目,他卻毫不在意,重重拍了拍徐晃的肩膀:“公明客氣了!今後你我當同心戮力,為陛下效死!”
張遼性子沉穩,此刻也忍不住開口:“陛下聖明,赦免西涼降卒,此乃仁德之舉。如此,我等這些降將,也能安心為朝廷效力了。”
他們這些幷州舊部,雖與西涼軍不是一系,但終究是董卓麾下,身份尷尬。
王允當政時,他們每日都提心吊膽,生怕被清算。
如今劉協一紙詔書,不僅免了他們的後顧之憂,更是給了他們光明的未來。
人心,便在這一赦一賞之間,悄然發生了轉變。
百官的心思各異,或驚、或懼、或喜、或憂,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
長安城的天,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