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打了兩遍,便已將所有動作和發力技巧掌握得七七八八。
陳群雖是文士,但出身高門,亦有習練過一些強身健體的導引之術,身體底子不算太差,打了四遍之後,動作也流暢了起來,頗具章法。
徐庶年紀最小,但自幼修習劍術,身手靈活。
一套“白虎庚金煞”打了五遍,也能不出錯地完整施展下來。
唯獨諸葛亮,成了最吃力的一個。
他天資絕世,聰慧通達,方才劉協演練的每一個細節,他都牢記於心。
可奈何這副身子骨實在太過孱弱,頭腦中清晰無比的動作,手腳施展出來卻總顯得僵硬遲滯。
一套“滄海無量式”尚未打完一半,他便已是氣喘吁吁,臉色泛白,額角滲出細密的冷汗。
但他性子堅韌,咬著牙,一遍又一遍嘗試。
打了三遍,已是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穩。
“孔明,不必急於求成。這內家功夫,首重心意,其次才是形體。你先停下,調息片刻。”
劉協看到諸葛亮的情狀,便緩步走了過去。
“陛……陛下,臣……臣愚鈍……”
諸葛亮見天子親至,臉上不由泛起一絲羞赧之色,氣息不勻地說道。
“你不是愚鈍,是思慮過甚,耗了心血,虧了身子。”
劉協一語道破,伸手扶住他的手臂,一股溫潤的內力悄然渡了過去,助他平復翻湧的氣血。
諸葛亮只覺一股暖流自手臂湧入,流遍四肢百骸,原本的疲乏頓時消散大半,心中不禁奇異。
“這套拳法,講究的是連綿不絕,意隨氣走,氣隨身行。”
劉協一邊說,一邊為他糾正姿勢:“你看這一招‘細流入海’,腰身要放柔,雙臂如水波般送出,而非僵直地推出去……”
在劉協手把手的悉心指導下,諸葛亮又勉力練習了四五遍,才終於順暢地將拳法打了下來。
“多謝陛下指點!”
諸葛亮長揖及地,不勝感激地說道。
劉協拍了拍他的肩膀,正色道:“孔明,你天縱奇才,將來必是朕的股肱之臣。但國事繁重,沒有一副好身板可不行。這套功法,你往後要勤加修習,即便練不出什麼驚天動地的神通,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也是好的。”
聽著這番話,諸葛亮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他自幼隨叔父諸葛玄躲避戰亂,顛沛流離,父母又相繼亡故,精神上早已烙下深深的印記。
寄人籬下的生活,讓他變得敏感而早熟,雖然叔父人很好,但他總會想得多,活得小心翼翼。
為了能出人頭地,不負叔父的期望,他更是廢寢忘食地讀書,這才將身子一點點熬得虛了。
所以當劉協一眼看出他的情況,後又直白真切的關心他的身體,這才令他感動不已。
“是,陛下。”
諸葛亮垂下頭,掩去眼中的氤氳,恭聲應道:“臣,定會努力修煉。”
待教完諸葛亮,早已過了巳時。
“好了,今日便到此為止吧。”
劉協看了看天色,對眾人說道:“都去偏殿洗漱一番,換身乾淨衣裳,然後來尋朕。”
“今日孔明第一次來,大家一道用膳,為他接風洗塵。”
“臣等遵旨。”
陳群、司馬懿等人轟然應諾,臉上都露出期待的神色。
自入宮伴讀以來,陛下時常會在課後留他們一同用膳。
席間談古論今,暢談天下大事。
他們已習慣了這份特殊的恩寵。
在他們心中,這位少年天子既是君上,亦是良師益友。
更不用說,陛下的膳食,大多是大家從未吃過的美味。
所以每次陪陛下用膳,不僅是殊榮更是舌尖上的享受。
故而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