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是?”
董承有些不解,這上面的人,他一個也不認識啊。
劉協道:“朕如今雖為天子,卻日日與公卿老臣為伴,身邊連個能說說話的同齡人都沒有。故而朕想選一些少年英才作為侍讀,一同研習經義,探討學問。”
天子侍讀?
董承恍然大悟,這才心中有底,將竹簡隨手收下。
“請陛下放心,臣必竭盡所能,將這些少年英才,帶回宮中。”
“此事還請國舅放在心上,以天子之名,行長輩之禮,對其家人曉以大義,務必將其帶回。”
劉協再次交代道。
見劉協如此莊重,董承這才收起小視之心,緊握竹簡,躬身道:“是,陛下。”
……
數日後。
河內,溫縣。
司馬氏莊園。
當使者抵達時,司馬防正考校諸子學問。
聽聞是天子為次子司馬懿而來,司馬防的眉頭瞬間緊緊鎖起。
“天子侍讀?”
司馬防接過書信,並未立刻開啟,反而目光如炬地盯著使者。
“長安如今是何光景?天子身邊,是何人輔佐?”
使者不敢怠慢,一五一十地將長安近況娓娓道來。
司馬防靜靜地聽著,手指在案几上輕輕敲擊,發出沉悶的聲響。
他一生謹慎,信奉“趨利避害,明哲保身”。
長安是權力的中心,更是風暴的漩渦。
將自己最有潛力的兒子送入其中,無異於一場豪賭。
他揮手讓使者退下休息,然後喚來了自己的次子,司馬懿。
年僅十三歲的司馬懿緩步走入,身形尚顯單薄,但一雙眼睛卻沉靜得可怕,彷彿能洞悉人心。
他對著父親行禮,不發一言,靜待垂詢。
“懿兒,天子召你入京,為侍讀。”
司馬防將事情原委告知,然後問道:“你怎麼看?”
司馬懿沉默了片刻,反問道:“父親,如今這天下,可還有安身之處?”
一句話,讓司馬防心中劇震。
是啊,天下大亂,豪強並起,世家大族看似風光,實則如風中之燭。
袁紹、曹操、公孫瓚……
哪一個不是野心勃勃之輩?
今日依附於此,明日便可能被彼吞併。
這亂世中,根本沒有真正的安身之處。
司馬懿繼續道:“與其坐待亂世洪流將司馬家淹沒,不如主動入局。天子雖年少,卻已顯露雄主之姿。此刻入京,看似兇險,實則是將家族的命運,與大漢國運、與未來天下之主捆綁在一起。此乃‘從龍之功’,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他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與其年齡不符的銳利光芒:“孩兒以為,當去!而且,要儘快去!”
司馬防定定地看著自己的兒子,半晌,才緩緩吐出一口氣。
他一直知道這個兒子心智早熟,城府深沉,卻沒想到他能看得如此之遠,如此之透。
“好……好一個‘從龍之功’!”
司馬防站起身,在廳中踱步,最終停下,眼神決絕:“備馬!明日我親自送你啟程!”
……
半月後。
荊州,襄陽城外,臥龍崗。
此地山水清幽,遠離塵囂,乃是名士隱居之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