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位強勢的漢室天子,對於落魄的漢室宗親而言,意味著什麼。
天下之大,人心之雜,因長安城中的劇變,而被攪成了一鍋沸騰的粥。
有人忠心赤膽,有人冷眼旁觀,有人野心滋生,亦有人視天子為仇寇。
但無論外界如何風雲變幻,長安城,這座歷經戰火與權謀洗禮的帝都。
在經歷了最初的震盪之後,竟詭異地迎來了一段短暫的平穩期。
……
一週後,未央宮,宣室殿。
這一日,天光乍亮,鐘鳴鼓響,百官齊整,再登未央宮。
“眾卿,平身。”
劉協的聲音清朗,迴盪在空曠的殿宇中。
待百官站定,才緩緩說道:“西涼軍雖退,但關中之防,不可鬆懈。太尉。”
“老臣在。”
鬚髮皆白,身形挺拔如松的老將皇甫嵩出列,聲如洪鐘。
他是漢末最後的名將,三朝元老,在軍中威望無人能及。
“命你即刻整合京畿兵馬,重整北軍五校。”
“另,加強函谷關、武關防務,嚴防關東宵小,趁虛而入。”
劉協的語氣不容置喙。
“臣,領旨!”
皇甫嵩沒有絲毫猶豫,躬身應下。
有這位老將坐鎮,長安的軍事便有了主心骨。
呂布雖勇猛,但在軍事方面還是不如皇甫嵩。
劉協微微頷首,話鋒一轉,眼神銳利起來:“國之大患,既有外憂,亦有內患。”
“王允雖已伏誅,然其黨羽爪牙,尚有潛藏於宮禁之內者,或與西涼暗通款曲,窺伺神器。此等蠹蟲,不得不除!”
殿中氣氛為之一凜。
來了!
所有人都知道,天子要開始清算了。
劉協的目光轉向另一側:“光祿大夫。”
“老臣在。”
國丈伏完連忙出列。
“宮中宦官,乃侍奉朕躬之臣,卻屢有不法。”
“朕命你徹查此事,凡與王允或西涼軍有涉者,一律嚴懲,絕不姑息!”
劉協頓了頓,說道:“宮中若有缺額,由你親自挑選忠厚可靠之人補入。”
“老臣,遵旨!”
伏完明白,這是陛下在清洗宮闈。
要將這天子禁中,換成真正屬於自己人的地方。
宦官這個群體,是皇權延伸的觸手,不可廢,但是必須換成自己的血。
“中郎將。”
“臣在!”
國舅董承精神一振,大步出列。
劉協道:“宮中女子,多有年長之人,幽居深宮,於心不忍。”
“朕頒‘放良令’,凡年過二十五之宮女,皆可自願出宮,歸家嫁人。”
“朕再撥錢糧,以為嫁資。”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讚譽。
天子仁德,實乃蒼生之幸。
但大家都明白,陛下此舉,依舊是為了掌控皇宮。
之後的一連串的政令,皆是環環相扣,有條不紊。
從軍事、內政到外交,無不考慮周詳,滴水不漏。
最後,劉協的目光落在了呂布身上,溫和笑道:“大將軍為國除賊,勞苦功高。”
“朕與貴人呂氏的婚事,亦當早日完備。著宗正、太常,擇吉日,依大漢禮制,儘快操辦。”
呂布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一絲喜色,連忙躬身道:“臣已與小女言明,能得陛下垂青,是她三生修來的福分,亦是我呂家滿門之榮耀!一切但憑陛下做主!”
至此,朝會事畢。
百官退去,各懷心思。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
這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天子。
已是一位成熟得可怕的君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