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皇帝需權謀,但仙帝不用!

第19章 19:我劉協,要投敵!

公元192年,5月。

溫室殿內,劉協眉頭微蹙。

自那日之後,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

董承派出去的使者,陸續有訊息傳回,諸葛亮、司馬懿等人,皆已在路上。

荀攸也派人聯絡上了賈詡和郭嘉,二人也表示願意應召前來。

至於楊修,本就在長安,所以不用趕路,已經加入參謀處了。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但劉協心中,卻始終有一絲緊迫感。

他隔三差五便會去詢問董承和伏完,關於土豆和火藥的進展。

但是得到的答覆,卻總是令人失望。

“陛下,土豆的長勢喜人,但按農稷官的說法,至少還需兩月方能收穫第一批。若要培育足夠的種薯,推廣至整個關中,形成儲備,沒有一年的時間,絕無可能。”

“陛下,火藥的配方,工部正在反覆試驗。硝石提純不易,硫磺的配比也極難掌握,稍有不慎便威力不足,甚至會炸膛。想要穩定生產,並初步裝備一支軍隊,臣等估算,至少也需要一年的時間。”

一年,又是一年!

劉協明白,科學研發,急不得。

但天下大勢,瞬息萬變,他等不起一年!

袁紹、曹操等人,都在飛速地擴張,他若不能在短時間內拿出足以震懾他們的力量,這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很快就會被打破。

“只能再找其他方法了。”

劉協在心中默唸:開啟系統商場。

【活字印刷術(全套工藝及模型圖紙):300金幣】

【成熟造紙術(蔡侯紙改良版):200金幣】

【馬蹄鐵與高橋馬鞍:500金幣】

【精鋼冶煉技術(炒鋼法):1000金幣】

【……】

【剩餘金幣:508】

看著眼前的列表,劉協認真思索起來。

馬蹄鐵和炒鋼法固然重要,但對眼下的局勢,幫助有限。

而活字印刷術和造紙術……

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世家為何能把持朝政,壟斷話語權?

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壟斷了知識!

雖然當下已經有了造紙術,但是工藝複雜,成本高昂,紙張粗糙,只流傳於上流社會。

尋常百姓,莫說讀書,連識字的機會都沒有。

政令下達,全靠官吏口口相傳,極易被曲解。

但若有了廉價的紙張和高效的印刷術,一切都將不同!

他可以將法令、農書、醫術、乃至最基礎的識字課本,以極低的成本,海量地印刷出來,散播到關中的每一個角落!

這不僅能極大地提高行政效率,更能從根基上,動搖世家大族的統治地位,將話語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重要的,是它快啊!

“兌換!活字印刷術和成熟造紙術!”

【叮!兌換成功!消耗金幣500,剩餘金幣8。】

【相關知識已灌輸,技術圖紙已存入系統空間。】

一股龐大的資訊流瞬間湧入劉協的腦海。

從選取合適的木材或膠泥製作活字,到排版的技巧;

從用竹簾抄紙,到施膠、砑光,讓紙張更薄、更韌、更利於書寫……

所有的工藝細節,都清晰無比地烙印在他的記憶中。

“來人!傳尚方令(類似國家工程院)!”

劉協消化了片刻,便立刻通知下去,同時派侍從取來木材,打算親自雕刻一組樣板。

半個時辰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