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緩緩道:“將軍可主動獻上玉璽,以換取兵馬錢糧。袁術得此至寶,必欣喜若狂,對將軍也會放下戒心。”
“屆時,將軍便可借其兵馬,渡江東去,脫離此人掌控,回江東父老鄉親之地,重整旗鼓,為令尊報仇雪恨,為陛下重整河山,為自己謀求一份富貴!”
“這……”
孫策徹底愣住了。
現在的他,還從未想過,用玉璽換兵馬。
畢竟傳國玉璽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連他父親都因此而死,更何況是他呢?
歷史上,要不是為父親守喪,靜下心來,擺脫了內心慾望,他也不會主動拿玉璽去換兵馬。
當然,那是未來孫策才會有的覺悟。
而現在的孫策,儘管還沒有這種覺悟,但玉璽之事,已被天子得知,他只能選擇這條路了。
如今細想一下。
這個計策,實在太毒!
既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又將袁術推向了天下諸侯的對立面,讓他拿著玉璽去吸引所有的火力。
而想出這個計策的……
竟然是那位年僅十二歲的小皇帝?
一瞬間,孫策心中那原本模糊的天子形象,變得深不可測了起來。
“陛下……陛下竟有如此遠見卓識!”
孫策吐出一口濁氣,對著西方長安的方向,深深一揖,“臣孫策,謝陛下指點迷津!此恩此德,沒齒難忘!”
……
夜,寒風呼嘯,雪下得更大了。
密室之內,一爐炭火燒得正旺,驅散了滿室的寒意。
孫策將白日與賈詡的談話,對摯友周瑜複述了一遍。
周瑜靜靜聽完之後,手中溫熱的酒杯遲遲沒有放下。
“公瑾,你怎麼看?”
孫策見他久久不語,忍不住問道。
周瑜放下酒杯,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化作一團白霧。
“這位陛下,當真是雄主之姿。”
他沒有評價計策的優劣,而是先對劉協做出了論斷。
“何以見得?”
“取捨。”
周瑜感慨道:“傳國玉璽,乃天下正統之象徵,歷代帝王,無不視若性命。”
“常人得此寶物,必藏之甚密,以待天時。而陛下卻能視之為棋子,棄之如敝履,用以攪動天下風雲,離間關東諸侯,同時為你我鋪平前路。”
“此等胸襟,此等魄力,非雄主不能為也。”
周瑜的眼中,流露出一絲複雜難明的情緒,既有驚歎,也有一絲淡淡的……惋惜。
“我本以為,漢室崩塌,天下將亂,你我兄弟二人,或可效仿高祖、光武,於江東之地,重立乾坤……”
孫策聞言,心中也是一動。
這何嘗不是他內心的野望?
“但如今看來……”
周瑜看向西方,搖頭嘆道:“漢室尚有天命未絕。長安那位,怕是真正的真龍天子。”
孫策苦澀道:“是啊,你不知道,當賈詡說玉璽在我這裡的時候,我都快被嚇死了。”
“哈哈哈,你居然還有怕的時候……”
周瑜笑了笑,隨後正色道:“伯符,時勢已變,我等也當順勢而為。”
“與其逆天而行,與此等雄主為敵,落得粉身碎骨,不如順流而下,博個從龍之功!”
孫策疑惑道:“從龍之功?”
“沒錯!”
周瑜眼睛明亮道:“陛下既已為你我指明道路,便是在示好,是在招攬!”
“我等便用袁術的兵,去取江東,而後上表朝廷,聽從調遣!”
“如此,既能為父報仇,又能光耀門楣,封妻廕子,豈非大丈夫之志?”
周瑜本身就沒有當雄主的想法,歷史上,他幫助孫策,是想效仿漢時張良。
卻不曾想,大漢天命未斷,既然如此,幫誰不是幫呢?
幫助劉協重塑大漢江山,不同樣是建功立業嗎?
孫策思忖良久,這才點頭道:“公瑾所言極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