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皇帝需權謀,但仙帝不用!

第47章 47:科技的重要性!

呂布率領大軍休整了一日便再度開拔。

如同一條巨蟒,一頭扎進了秦嶺深處。

子午道,自古以來便是蜀道之難的代名詞。

棧道懸於絕壁,猿猴愁攀;

古道蜿蜒於密林,瘴氣瀰漫。

這裡是毒蟲的樂園,是疫病的溫床。

歷朝歷代,凡大軍行於此道,非戰鬥減員往往十之二三,甚至更高。

然而,呂布的這支軍隊,卻呈現出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進入密林之前,軍中校尉便已下達命令。

所有士卒都從隨身的牛皮小包中,取出一件由數層細麻紗布製成的口罩。

然後將口罩浸入隨身水囊中。

那水中被投放了一種散發著草藥清香的藥片,能有效過濾空氣中的瘴氣。

“嘿,王二麻子,多虧了陛下發的這‘防疫寶’,不然就這林子裡的瘴氣,聞上幾口,人就得躺下了。”

一個年輕計程車兵一邊走,一邊甕聲甕氣地對同伴說道。

被稱作王二麻子的老兵,正將一種膏狀物塗抹在自己裸露的脖頸和手腕上。

那藥膏散發著一種令蚊蟲避之不及的辛辣氣,能有效驅逐蚊蟲。

他聞言笑道:“可不是嘛!想當年我跟皇甫將軍去打黃巾,多少弟兄不是死在刀下,而是倒在半路的瘟病上。”

“現在咱們喝的水,有‘淨水丸’;防蚊蟲,有‘驅蟲膏’;連這山裡的毒氣,都有‘清瘴罩’。”

“這哪是行軍打仗,簡直是遊山玩水!”

他們的對話中,充滿了對那位陛下的敬畏與感激。

這些不起眼的小東西,卻是他們生命的最大保障。

除了士卒的個人防護,後勤運輸更是展現出了驚人的效率。

狹窄崎嶇的山路上,傳統的四輪大車寸步難行。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構造簡單的獨輪車。

這種車由一名士兵在後方推行,兩邊的把手可以輕鬆控制方向,小巧的單輪能適應各種複雜的地形。

數百輛獨輪車組成的運輸隊,在山道間靈活穿行,將糧草、箭矢、火藥等重要物資,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前鋒。

而呂布麾下的三千輕騎,更是如履平地。

他們馬鞍的樣式與中原常見的截然不同,高聳的後鞍和前鞍,將騎士牢牢固定在馬背上。

更關鍵的是,馬鞍兩側多出了一對鐵製的腳蹬。

騎士雙腳踩在蹬上,不僅能極大地節省體力,更能在顛簸的山路上保持身體的平衡,隨時可以提韁縱馬,投入戰鬥。

正是依靠著劉協從系統商城中兌換出的這些超越時代的神器。

這支本該在秦嶺中步履維艱的孤軍,卻迸發出了駭人的行軍速度。

瘴氣、毒蟲、疲勞、後勤不繼……

這些昔日困擾無數名將的夢魘,在這支裝備精良的漢軍面前,彷彿都成了笑話。

短短兩日,大軍便成功翻越秦嶺主脈,兵鋒直指漢中北部的一處要隘——鳳縣。

鳳縣只是一座小城,城牆低矮,遠不如大散關雄偉。

此地並非軍事重鎮,守軍更是隻有數百名五斗米道的“鬼卒”。

說是地方武裝,其實與鄉勇無異,由一名叫做李休的祭酒統領。

他們剛剛收到大散關方向傳來隱約的雷鳴之聲,正自驚疑不定,呂布的大軍便已兵臨城下。

黑色的鐵甲洪流鋪滿了城外的原野,冰冷的殺氣沖天而起,讓鬼卒們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呂布立馬於陣前,並未急於攻城。

他看了眼身旁的張遼,微微頷首。

張遼會意,催馬而出,身後跟著一隊百人的擲彈兵。

他在城下數十米處勒住戰馬,朗聲道:“城上的人聽著!我乃大漢徵南大都督麾下校尉張遼!”

“天子仁德,不忍玉石俱焚。大散關已為我大漢天兵所破,爾等負隅頑抗,不過是螳臂當車!”

“今奉大將軍令,限爾等一炷香內,開城投降,可免一死!若敢遲疑,關破之日,雞犬不留!”

城頭上,祭酒李休臉色煞白。

他雖是神棍,卻不是傻子。

城下那支軍隊軍容之鼎盛,氣勢之精銳,是他生平未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