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三月底。
春寒料峭,但中原卻已瀰漫著一股山雨欲來的燥熱。
一騎快馬卷著塵煙,衝入陳留城,徑直奔向曹操的府邸。
“天使駕到——!”
隨著門前衛士一聲高亢的通傳,曹操立刻整理衣冠,率領荀彧、程昱、曹仁、夏侯惇等一眾文武,疾步而出,於府門前恭迎。
荀攸並未擺出天使的架子,見了曹操,先是微微一禮:“攸奉陛下之命,參見孟德公。”
“公達先生快快請起,何須多禮!”
曹操熱情地扶起荀攸,將他迎入正堂。
堂內,香爐焚著瑞腦,氣氛莊嚴肅穆。
荀攸不再客套,自懷中取出詔書,朗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逆賊袁術,包藏禍心,竊據淮南,今更欲僭號稱帝,倒行逆施,人神共憤!此誠漢室危急存亡之秋也。”
“兗州牧曹操,忠勇國士,世之棟樑,屢建奇功。茲命爾為徵逆將軍,總攝兵馬,討伐國賊!若能克此大功,朕許你開府建牙,假節鉞,總領青、兗、徐三州軍務!欽此!”
詔書讀罷,堂內一片寂靜,唯有粗重的呼吸聲。
開府建牙,假節鉞,總領三州軍務!
這是何等的恩寵!
開府,意味著曹操可以建立自己獨立的幕僚班子,擁有幾乎等同於朝廷的行政權力。
假節鉞,則意味著他擁有了先斬後奏的軍事大權。
而總領三州軍務,更是將整個中原東部的軍事指揮權,名正言順地交到了他的手上!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封賞,而是天子在向天下昭示,曹操,是他在關東唯一的代理人!
“臣,曹操,接旨!”
曹操雙手高舉過頂,恭敬地接過詔書,聲音因激動而顫抖。
“臣,必不負陛下厚望,提兵十萬,踏平宛城,將袁術那逆賊的首級,獻於闕下!”
待禮畢,荀攸這才笑道:“軍情緊急,攸還需回京覆命,便不久留了。預祝孟德公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送走荀攸,曹操回到堂上,目光灼灼地掃過麾下文武。
“諸位,都聽到了吧?”
“陛下已經為我們鋪平了道路,接下來,就看我們的了!”
程昱撫著鬍鬚,沉聲道:“主公,天子詔書一至,我等便師出有名,大義在手!袁術已是眾矢之的,此戰必勝!”
荀彧思忖道:“主公,袁術雖不足為慮,但河北袁本初,不得不防。”
“天子應該會同樣下詔於他,若他揮師南下,名為討賊,實則可能覬覦我兗州。我等出兵,必須留下足夠兵力,防其側翼。”
曹操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文若所言極是。袁本初,外寬內忌,好謀無決,但其勢大,不得不防。”
他霍然起身,說道:“傳我將令!”
“命夏侯惇、曹仁為先鋒,領兵兩萬,即刻南下,直取陳郡!”
“我自率主力,三日後出發!”
“另,命于禁、樂進領兵一萬,駐守東郡,嚴密監視冀州動向!”
“但有異動,立刻來報!”
“諾!”
眾將轟然應諾,整個陳留,如同一臺精密的戰爭機器,瞬間開始高速運轉。
……
幾乎在同一時間,鄴城,大將軍府。
袁紹高坐主位,聽著賈詡宣讀完詔書,臉上神情變幻,看不出喜怒。
封王!
這兩個字,如同一顆巨石,在他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自高祖立下“白馬之盟”,異姓封王便是謀逆的代名詞。
可如今,這卻出自天子之口,成為了無上的榮耀與誘惑。
他身旁的謀士逢紀、郭圖二人,已是面露狂喜之色。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逢紀率先出列,躬身拜道:“天子竟欲封主公為王,此乃天命所歸,人心所向啊!”
“主公威德,已遠超往昔!那袁公路不過是跳樑小醜,安敢與主公爭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