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無數的官職、肥沃的田畝、堆積如山的財富……即將被重新分割。
對於這些在關中動亂中損失慘重的世家大族而言,這無異於一場天降甘霖。
劉協自然明白他們的心思。
在慶功的朝會上,他論功行賞,毫不吝嗇。
呂布加封“溫候”兼“漢中牧”,假節鉞,食邑萬戶。
其女呂玲綺晉升貴妃,榮寵無以復加。
皇甫嵩加官太尉,同樣位列三公,封槐裡侯。
郭嘉、楊修、荀攸、賈詡等參謀處成員,皆有封賞。
就連負責後勤的伏完、董承,也各有封賞。
參與此戰的將校士卒,更是人人都有賞,撫卹豐厚。
一時間,皆大歡喜。
世家們如願以償地分得了蛋糕,一個個都喜上眉梢。
就在這君臣同樂,氣氛到頂點之時,劉協話鋒一轉。
“漢中初定,百廢待興。”
“然放眼天下,國賊未除,社稷未安。”
“朕欲興炎漢,非廣納天下英才不可。”
劉協環視群臣,目光銳利如刀。
“朕,今日頒下《招賢令》!”
聞言,一些世家臣子,心中猛地一跳。
只聽劉協朗聲道:“詔令天下,凡有才之士,不論出身貴賤,不拘門第高低,不論文武藝業,皆可由郡縣舉薦,或自行到長安應召!”
“朝廷將新設‘考功司’,以‘德、才、功’三項為準繩,考核錄用,量才授職!”
一石激起千層浪!
此令一出,整個大殿的空氣彷彿都凝固了。
世家大族賴以生存的根基是什麼?
是對知識的壟斷,更是對選官權的把控!
察舉、徵辟,這才是他們維繫家族百年榮耀的命脈。
可現在,陛下竟要繞過他們,讓那些寒門、甚至黔首,都有機會一步登天?
還要設一個什麼“考功司”,用一套全新的標準選拔人才?
這不啻於從他們身上割肉!
楊彪、陳群等人的笑容瞬間僵住,下意識地便要出列反對。
但緊接著,他們便按住了這個想法。
反對?
拿什麼反對?
反對一個剛剛創下十日平漢中之神蹟,聲望如日中天的“天命帝君”?
況且,漢中那塊巨大的蛋糕還未分割。
此刻若是為了些許未來的利益,而與陛下徹底撕破臉皮,未免太過不智。
《招賢令》雖然會動搖世家根基,但眼下並非不可接受。
郡縣的舉薦權,不還掌握在他們手中?
新設的“考功司”,主官人選,總要從朝中大臣裡選吧?
只要運作得當,將自己人安插進去,這《招賢令》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還未可知。
天下,終究還是他們世家的天下。
想通了此節,楊彪率先躬身,第一個表態:“陛下聖明!廣開賢路,乃社稷之福,臣,遵旨!”
“臣等,遵旨!”
有了領頭人,其餘人也紛紛附和。
於是,在一種微妙的默契中,《招賢令》順利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