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煜?”王小帥伸出手,聲音平和,“真巧,在柏林見面的第一站居然是機場。”
曹煜有些意外,但很快反應過來,放下手提箱,也伸出手,雖然不喜歡他拍的電影,但還是帶著對前輩的尊重:“王導,您好。沒想到這麼巧。”
兩人的手握在一起。王小帥的手很穩,帶著創作者特有的力量感。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曹煜,目光落在他那個孤零零的手提箱和雙肩包上,又看了看他身後,似乎確認了什麼,眼神裡多了幾分瞭然和不易察覺的讚許:“一個人?”
“嗯。”曹煜坦然點頭,沒有絲毫窘迫,“工作室兄弟們走不開,片子要緊,我一個人能行。”
“好!”王小帥重重拍了下曹煜的胳膊,語氣帶著欣賞:
“有股子勁兒!像拍《活埋》的人!”他回頭招呼:
“圓圓,來,認識一下,這就是曹煜導演,跟你提過的,《活埋》的導演。”
高圓圓走過來,清澈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著曹煜,臉上帶著禮貌的微笑,微微鞠躬:
“曹導您好,我是高圓圓。恭喜您入圍,您的片子……一定很厲害。”她的聲音清亮,帶著少女的純淨感。
“你好。”曹煜對她點點頭,語氣客氣但保持著距離。他注意到高圓圓眼底的清澈和一絲緊張,和他身邊範兵兵那種帶著野心的明媚截然不同。
這女孩身上有種未經雕琢的特質,難怪王小帥會選她。
“你們住哪裡?有車接嗎?”王小帥關切地問。
“電影節有安排青年影人公寓,接機的人應該在外面了。”曹煜指了指接機大廳的方向。
“那就好。”王小帥點點頭,看著曹煜年輕卻沉穩的臉:
“柏林見。好好放你的片子,讓世界聽聽咱們年輕一代的聲音。”
“一定。”曹煜應道,眼神堅定。
王小帥的團隊行李已經取好,推著車準備離開。高圓圓又對曹煜好奇地笑了笑,跟著團隊走了,紅色圍巾在清冷的空氣中劃過一抹亮色。
曹煜看著他們一行人推著行李、有說有笑地走向出口,背影融入國際旅客的人流中。
他彎腰,重新提起那個沉甸甸的、裝著《活埋》複製的手提箱,背好雙肩包。機場廣播裡傳來德語的播報聲,冰冷而陌生。
剛才那一絲在異國他鄉遇到同胞的暖意迅速褪去。
他再次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一個人”。
王小帥有他的團隊,有他的演員,有成熟的製片支援。
而他曹煜,只有肩上這個揹包,手裡這個箱子,和箱子裡那部在地底掙扎求生的電影。
但這沉甸甸的分量,反而讓他挺直了脊背。
他不再看王小帥他們消失的方向,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接機指示牌,邁開腳步,獨自一人,堅定地匯入通往柏林的、未知而喧囂的人流。
機場巨大的玻璃幕牆映出他孤身一人的身影,年輕,挺拔,像一柄即將出鞘的、帶著西北風沙氣息的利刃。
柏林,他來了。
帶著他的電影,和他的孤勇。真正的戰場,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