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波茨坦廣場的空氣彷彿被《活埋》點燃了。首映結束後的幾天,關於這部中國電影、關於曹煜這個名字的議論,就以驚人的速度席捲了整個電影節,甚至穿透了國界。
曹煜那張在絕望與掙扎中扭曲、卻又帶著驚人美感的劇照,登上了幾乎所有主流電影媒體的頭條。
《銀幕》3.5分的耀眼成績如同一個宣言,宣告一顆不容忽視的新星誕生。
影評人的評價兩極分化卻熱度空前:
一次關於存在與虛無的極端實驗,其影像的純粹性和壓迫感令人窒息!”(《綜藝》Variety)
曹煜的表演是核彈級別的!他一個人撐起了一部史詩!”(《好萊塢報道者》TheHollywoodReporter)
技術粗糙?不!這是刻意為之的原始力量!它剝去所有矯飾,直指人性深淵!”(德國《每日鏡報》)
“過於殘忍?也許是。但它的力量讓你無法移開目光,也無法輕易遺忘。”(法國《解放報》)
爭論本身就意味著巨大的關注。“曹煜”、“Buried”、“活埋”成了電影節最熱門的搜尋詞。
米拉麥克斯100萬美金買斷被拒的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各個酒會和交易市場。
這非但沒有嚇退買家,反而點燃了更強烈的興趣。
法國MK2、英國Pathe、日本GagaCommunications等一眾國際知名發行公司的代表,開始透過各種渠道聯絡曹煜本人。
報價要不就是加價買斷,或者分成模式,預付金額也水漲船高。
曹煜走在電影節的紅毯或酒會上,能明顯感覺到投射過來的目光變了。
不再是好奇或審視,而是帶著驚訝、探究,甚至一絲敬畏。一些知名導演會主動點頭致意,一些演員則會帶著欣賞的目光打量他。
那個拒絕了百萬美金的21歲中國青年導演,用一部生猛至極的電影,在柏林這塊硬地上砸出了自己的坑。
柏林的風暴,對於國內畢竟關注的人,不是什麼密秘
曹煜《活埋》柏林首映震撼世界!場刊3.5分創華語片新高!”
“21歲天才導演曹煜!處女作《活埋》驚豔柏林,拒百萬美金買斷!”
“酷似尊龍,才華橫溢!西北小夥曹煜揚威國際!”
各大報紙、入口網站娛樂版塊的頭條被曹煜和《活埋》徹底霸佔。
曾經那個導演系學生,、在張藝謀劇組實習的“帥小夥”,一夜之間被加冕為“天才導演”、“華人之光”。
他酷似尊龍的照片被反覆刊登,他西北的出身背景被渲染成傳奇,甚至他和範兵兵的戀情也被人爆出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王京花的手筆。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主任王瑞的辦公室電話鈴聲就沒停過。
田壯壯教授看著報紙上曹煜在柏林被聚光燈包圍的照片,默默地抽著煙,臉上的笑容深刻而複雜。他給王瑞倒了杯茶:
“這小子,動靜鬧得夠大。”語氣裡是滿滿的驕傲。學校公告欄連夜貼出了大紅喜報,慶祝曹煜同學(雖然他還沒畢業)作品入圍柏林主競賽並引發巨大反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