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頂級導演

第51章 秘密

香港離岸賬戶裡的數字如同深埋地下的暗河,穩定而隱秘地增長著,帶來一種沉甸甸的安全感。

曹煜心頭最大的石頭悄然落地,他終於能將精力完全投入到鼎天工作室的“地面建設”上——把那個藏在衚衕深處的草臺班子,變成一座真正能扛起金熊分量的堡壘。

他拒絕了王磊“蓋個金熊大廈”的豪言壯語,也否定了李力熊“CBD核心區玻璃幕牆”的浮誇設想。

曹煜帶著一種近乎偏執的務實,騎著輛破腳踏車(金熊導演的座駕相當接地氣),穿梭在北京城那些尚未被過度商業化的邊緣地帶。

他的目標很明確:

空間:需要足夠大,能容納獨立的剪輯室、聲音後期室、器材庫、會議室,甚至未來可能的小型攝影棚雛形。但不能是冷冰冰的寫字樓格子間。

氛圍:得有點“土”勁兒,有煙火氣,能接上創作的地氣,遠離市中心過度精緻的名利場干擾。

成本控制。錢要花在刀刃上(裝置、人才),而不是虛高的租金上。

隱蔽性:離他秘密的金融操作點(CBD那些律所)不能太遠,但也不能太顯眼。

最終,他的目光鎖定在東五環外,一個由老國營廠倉庫改造的藝術區邊緣。

這裡保留了粗糲的工業感,紅磚牆、高挑空、巨大的窗戶。租金比798核心區便宜一大截,但空間開闊,改造潛力巨大。

更重要的是,這裡聚集的多是搞雕塑、繪畫、獨立音樂的工作室,氛圍自由、邊緣化,沒那麼浮躁。

“就這兒了。”曹煜站在一個挑高近8米、面積近500平米的舊倉庫裡,空氣中還瀰漫著淡淡的機油和塵土味。

他指著斑駁的紅磚牆、巨大的桁架和空曠的地面,對身後跟著的王磊、傅傑說:

“地方夠大,夠瓷實。牆刷白,地面找平,隔音做好。

窗戶全換雙層隔音玻璃。那邊,”他指了指最裡面光線最好的區域,“:

留給剪輯和後期。中間這片空地,先空著,以後說不定能搭個棚。”他的規劃清晰而冷靜,彷彿能看到未來這裡機器運轉、人影忙碌的景象。

王磊摸著下巴,環顧四周:“嘖,老大,這地方…是夠大,也夠野!就是偏了點,叫個外賣都費勁吧?”

傅傑則推了推眼鏡,眼睛放光:“這層高!這空間感!打光佈景簡直完美!老大英明!”

曹煜沒理會他們的吐槽,只是淡淡地說:“清淨,幹活兒的地兒,要的就是清淨。外賣?讓力熊跑腿。”

有了地方,下一步就是人。

鼎天不能再是隻有四個光桿司令加一個導演的草臺班子了。

曹煜親自起草了招聘需求,要求極其“曹煜式”:

核心崗位

成熟製片主任(1名):要求:五年以上獨立製片經驗,熟悉國內劇組全流程,能啃硬骨頭,能扛雷,會算賬(“別把老子錢埋了”是曹煜原話)。

資深美術指導(1名):要求:有獨特美學體系,能玩轉低成本高質感,不怕髒不怕累(“最好在工地幹過”)。

專業後期主管(1名):要求:精通剪輯、調色、聲音後期全流程管理,有獨立作品,耐得住寂寞(“跟片子談戀愛那種”)。

財務兼行政(1名):**要求:財務專業背景,嚴謹、嘴嚴、抗壓能力強(“能跟稅務局打交道不哆嗦”)。

這是曹煜最看重的崗位之一,直接對接香港的離岸賬戶和國內資金流,必須絕對可靠。

基礎崗位:場記、生活製片、司機、前臺兼後勤若干。要求:踏實、勤快、能吃苦(“眼裡有活兒”)。

特殊要求:所有崗位,簡歷最後必須附上一句話:“你認為電影最需要的是什麼?”答案不限。

招聘資訊沒有大張旗鼓地登在主流媒體,而是透過北電校友圈、獨立電影人論壇和業內口碑悄悄散播出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