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頂級導演

第79章

京城的秋意漸濃,金黃的銀杏葉鋪滿了衚衕深處。

關於曹煜與三女的沸沸揚揚的八卦,在當事人(尤其是範兵兵離京、高圓圓低調、許晴未再高調發言)的刻意淡化,以及更新鮮的娛樂頭條衝擊下,

終於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漣漪漸漸平復。

狗仔們蹲守不到新的猛料,也悻悻地將鏡頭轉向了別處。

沸沸揚揚的“三女爭煜”八卦,如同京城秋日裡的一場驟雨,來得猛烈,去得也快。

新鮮出爐的明星婚變、選角黑幕迅速取代了舊聞頭條。

曹煜深居簡出,除了在鼎天剪輯室打磨《調音師》的粗剪,就是泡在日漸成型的四合院工地裡,狗仔們蹲守無果,也漸漸偃旗息鼓。難得的清靜迴歸。

《調音師》的粗剪版本初具雛形,曹煜看著螢幕上那個充滿謊言、窺視與人性掙扎的世界,緊繃的神經終於得以喘息。

恰在此時,蘇晚遞來一張設計古樸雅緻的邀請函,燙金的“老西安飯莊”字樣下,落款遒勁有力——張毅謀。

“張導做東,邀幾位同行小聚。顧長衛導演、蘆葦編劇、黃建新導演、何平導演都在列。”蘇晚言簡意賅,“時間明晚。”

曹煜指尖拂過邀請函的暗紋。張毅謀…這位中國電影界當之無愧的扛鼎人物,第五代導演的旗幟。

早年曹煜初出茅廬時,在他劇組實習時,還曾恭敬地向張藝謀請教過鏡頭語言的問題。

但彼時他只是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張藝謀對他或許只有個模糊印象。

柏林金熊之後,情況顯然不同了。這次主動邀約,規格更高,圈子更核心,是真正進入核心導演圈層的訊號,也是藝術理念碰撞的良機。

“知道了。”曹煜將邀請函置於案頭,眼神裡掠過一絲慎重與期待。

次日晚,老西安飯莊。包間不算奢華,卻充滿了古樸厚重的西北風情。

牆上秦腔臉譜與陝北剪紙相映成趣,空氣中瀰漫著油潑辣子、羊肉泡饃和西鳳酒特有的醇厚香氣。

一張大圓桌旁,幾位重量級人物已然落座,談笑風生。

曹煜在蘇晚的陪同下準時抵達。

推門而入的瞬間,幾道目光齊刷刷匯聚。

有審視,有好奇,也有長輩看後輩的溫和笑意。

坐在主位的張毅謀率先起身。他穿著標誌性的深色夾克,精瘦幹練,臉上帶著那抹熟悉的、略顯靦腆卻充滿力量感的笑容,眼神銳利依舊。

他繞過桌子,主動迎上前,伸出寬厚有力的手,聲音帶著濃重的陝西口音,不高,卻字字清晰,透著真誠:

“曹煜啊!哈哈,可把你盼來了!”他用力握住曹煜的手,上下搖了搖,那份熱情撲面而來:

上次見你,那會兒就覺得你小子眼神裡有股勁兒,跟別人不一樣!

好傢伙,這才幾年功夫,柏林那尊‘金熊’就讓你抱回來了!痛快!給咱們中國電影人掙足了臉面!”他用力拍了拍曹煜的肩膀,那份由衷的讚賞毫不掩飾。

“張導!”曹煜連忙回應,收斂了平日的冷峻,臉上露出真摯的、帶著敬意的笑容:

您太抬舉我了。在您和諸位前輩面前,我永遠都是個學生。

當年您指點的那幾句關於‘用鏡頭說話’的話,我一直記在心裡。您的《紅高粱》、《活著》、《秋菊打官司》,那才是真正的豐碑,值得我們後輩一遍遍學習琢磨。”這番話發自肺腑,面對這位真正用光影書寫時代、影響世界的前輩,曹煜的姿態謙遜而真誠。

“嗨,什麼豐碑不豐碑的,老黃曆咯!”張毅謀爽朗大笑,拉著曹煜入座:

快坐快坐!今天沒外人,都是自己圈裡兄弟,放開了聊!來來來,我給你介紹介紹,雖說都臉熟,但今天得正式認識認識!”

張毅謀挨個給曹煜介紹,語氣熟稔:

顧長衛推了推標誌性的黑框眼鏡,氣質儒雅沉靜,對曹煜溫和地點點頭:

曹導,柏林一役,名至實歸。畫面掌控力,後生可畏。”作為頂級攝影師,他對影像的敏感度極高。

蘆葦:花白頭髮,面容清癯,眼神卻如鷹隼般銳利。

他是張毅謀多部經典的靈魂執筆(《活著》、《霸王別姬》劇本顧問)。

他打量了曹煜幾眼,聲音沙啞卻帶著金石之音:

《活埋》那本子,有點意思。敢把一個人關棺材裡唱獨角戲,膽氣足!人性那點黑,讓你給摳出來了。不過…”他話鋒一轉,帶著審視:

《調音師》玩得更懸乎?偽盲窺私?小心別玩脫了,懸疑殼子底下,沒點真東西可不行。”這是欣賞,更是考驗。

黃建新氣質圓融練達,笑容可掬,帶著體制內的通透智慧:

曹導啊,年輕有為,銳氣逼人!《活埋》那票房爭議,動靜不小吧?扛得住嗎?”他笑著問,帶著前輩的關切,也暗指市場與藝術的平衡。

何平風格硬朗豪邁,拍過《雙旗鎮刀客》、《炮打雙燈》等充滿西部血性的影片。

他嗓門洪亮,帶著江湖氣:

小子!柏林那‘熊瞎子’(金熊)抱回來,沒被國內那幫子唾沫星子淹死,算你命硬!夠種!”話糙理不糙,透著欣賞。

寒暄過後,熱騰騰的陝菜上桌。

大碗的羊肉泡饃香氣四溢,油潑面紅亮誘人,葫蘆雞金黃酥脆,涼皮、肉夾饃等地道小食琳琅滿目。

西鳳酒的醇香在推杯換盞間瀰漫開來,氣氛愈加熱絡。

話題自然離不開電影這片江湖。

張毅謀關切地問起《調音師》:

聽說是個盲人調音師…哦不,是裝瞎的,捲進人命官司的本子?這題材…刀尖上跳舞啊!韓三坪夠意思,幫你扛著雷?”他更關心創作環境。

曹煜簡要闡述了核心設定和創作難點,重點提到對人性表演性、窺視欲與道德模糊地帶的探索,也坦言韓三坪和中影的支援是定海神針。

蘆葦敲著桌子,緊追核心:

偽盲這鉤子下得妙!既是情節引信,又是照妖鏡!

但小曹,你得想清楚,最後這鏡子照出來的是啥?是世道炎涼的批判?

是對掙扎者的悲憫?還是…就圖一樂呵的黑色鬧劇?皮要繃緊,瓤更要實在!”問題尖銳,直指創作初心。

曹煜沉吟片刻,眼神專注:

“蘆葦老師,落腳點我想放在‘表演’二字上。

阿明裝瞎是表演,西米掩飾罪行是表演,馬努警探的世故油滑也是生存表演…這世界就是個巨大的舞臺。

我想問的是,當謊言成為日常,真實還剩多少?表演久了,人還認不認得清自己是誰?”他頓了頓:

悲憫或許有,但更多是…冷眼旁觀這出荒誕劇。”

蘆葦渾濁的眼睛裡精光一閃,沒再追問,端起酒杯:

有點嚼頭!來,走一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