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頂級導演

第116章 日常

王長田正用筷子給幾位廣告客戶佈菜,手機在實木餐桌上震動。他瞥見蘇晚發來的“《孤石》殺青,宣發啟動“簡訊,眼鏡片後的目光微微閃動。

“各位稍等。“他優雅地擦擦手,起身時順手按了下屬肩膀:

把《中國電影報道》的製片人請來,就說我有檔新欄目創意。“

走到包廂外立即變臉,壓低聲音對助理道

“馬上組建特別小組,我要《孤石》地質知識科普專題、魔鬼城探險紀錄片、秦昊減重全記錄,三線齊發!

記住,打'中國首部硬核求生大片'概念!“

回到餐桌時,他已恢復儒商做派,舉杯笑道:

剛接到好訊息,我們投資的《孤石》...對,就是曹煜導演新作,即將開啟一場現象級營銷。各位的廣告位,怕是要漲價了。“

…………

隨著《孤石》正式進入宣發階段,媒體對曹煜的“閃電戰”策略一片譁然。

這位剛剛憑藉《活埋》斬獲柏林金熊的年輕導演,竟在《調音師》尚未登陸戛納之前,就迅速推出新作,且從立項到殺青僅用數月,堪稱業內“快槍手”。

部分媒體對曹煜的創作速度表示驚歎——“魔鬼城實拍+姜文加戲+範兵兵客串加剪輯,曹煜竟能在兩個月個月內完成?”

但也有人質疑:“如此短週期,是否會影響成片質量?還是說,曹煜的‘工業級’團隊已經能精準把控節奏?”

《調音師》作為心理懸疑片,主打反轉與人性博弈;

而《孤石》則是硬核求生題材,聚焦絕境中的意志力。有影評人調侃:

曹煜這是要‘雙線作戰’,一邊玩心理戰,一邊玩生理戰?”

不同於《調音師》的懸疑氛圍營銷,《孤石》的宣發主打“真實震撼”——魔鬼城實景拍攝紀錄片、秦昊減重30斤的幕後花絮、姜文即興加戲的片場片段,均引發熱議。有媒體稱:

曹煜深諳‘飢餓營銷’,先讓觀眾被環境嚇到,再被故事震撼。”

韓三坪親自操盤,《孤石》定檔五一。業內人士分析:

“中影罕見為一部‘非傳統商業片’鋪全球發行,顯然對曹煜的市場號召力信心十足。”

姜文在片場的“霸道行徑”被媒體津津樂道,甚至衍生出“姜文式宣發”——他接受採訪時金句頻出:“這片子不狠?那還拍個屁!”網友調侃:

姜文這是把曹煜的片場當自己導演作品在宣傳?”

無論質疑還是期待,《孤石》的閃電攻勢已成功搶佔輿論高地。

接下來,就看這部“魔鬼城煉獄實錄”能否在五一檔殺出重圍,成為曹煜商業與藝術雙贏的又一力作。

…………

2002年4月中旬,深夜

鼎天工作室剪輯室

凌晨兩點的剪輯室,唯一的光源來自四塊並排的監視器螢幕。

藍光在曹煜臉上投下冷峻的輪廓,他下巴冒出青茬,套著件皺巴巴的灰色衛衣,手指在鍵盤和剪輯臺上飛速跳躍,像外科醫生在進行一場精密的手術。

螢幕上反覆播放著秦昊(林峰)用地質錘敲擊自己右臂骨頭的特寫鏡頭——香港特效團隊將每一幀肌肉顫抖、骨屑飛濺、血管斷裂的細節都做得驚心動魄。曹煜眯起眼,突然按下暫停,將畫面倒回3秒,擷取錘頭接觸面板的瞬間,拖入另一條時間線。

“不夠痛。“他對著空氣喃喃自語,聲音沙啞:

得讓觀眾隔著銀幕感覺自己的胳膊在疼。“

他調出音效庫,篩選出提前在魔鬼城錄製的風聲,疊加進場景。又插入一段姜文飾演的林父在礦場怒吼的閃回畫面(“你他媽懂個屁!這石頭裡有金線!“),最後混入秦昊即興發揮的、那種從牙縫裡擠出來的、不似人聲的嗚咽。

三塊螢幕同步播放新合成的段落:林峰砸骨頭的當下,疊加父親偏執的過往和自己瀕死的哀鳴。

曹煜後仰在椅背上,盯著這組鏡頭,喉結滾動——這次,連他自己都感到胳膊隱隱作痛。

“這才對。“他灌了口早已冷掉的咖啡,將這段標記為“V12-終版“,轉場到範兵兵飾演的陳靜在幻覺中出現的段落。

畫面裡,範兵兵素顏的臉上帶著生活磋磨出的疲憊,手指粗糙,眼神卻溫柔得讓人心碎:“峰子…回家吧…“

曹煜的指尖懸在刪除鍵上方——這段表演是範兵兵被他罵哭後的真實迸發,完美到無可挑剔——但時長比原計劃多了1.3秒。

他猶豫片刻,最終將整段拖入保留區,輕聲道:“值得。“

手機在桌上震動。

「高圓圓詢問書房窗簾最終顏色,附樣品圖。

許晴說明晚品鑑新到的勃艮第。」

曹煜掃了一眼,沒回復,將手機反扣。

此刻他只屬於《孤石》。

…………

次日下午,曹煜站在修葺一新的四合院書房中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