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每日到賬1億美金

第238章 出發

次日清晨,流浪基地的秘密機場一片忙碌。

改裝後的X-89超音速穿雲機已在跑道上靜候。

機身表面覆蓋著微光閃爍的特殊隱形塗層,在晨光下顯得神秘而強大。

遠征隊的成員依次登機,每人都穿著特製的高科技極地服,揹包中裝滿了各種先進裝備和生存工具。

林棟是最後一個登機的。

他站在舷梯前,回望流浪基地那熟悉的輪廓。

晨光透過熱帶樹林灑在基地的金屬表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一種莫名的預感掠過他的心頭——這次遠征可能會徹底改變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一切準備就緒,先生。”

泰坦的聲音從他的腕錶傳來,清晰而冷靜。

“謝謝,泰坦。在我們離開後,持續監控全球高維訊號網路。有任何異常立即通知我。”

“明白,先生。祝您探索順利。”

林棟深吸一口氣,踏上舷梯,走入機艙。

艙門緩緩關閉,將外界的陽光與喧囂隔絕在外。

他走到機艙中央坐下,沒有一點廢話。

“立刻起飛。目的地:南極。”

飛機引擎發出低沉的轟鳴,如同一頭即將騰飛的巨獸。

片刻後,X-89超音速穿雲機拖著長長的尾焰衝向天際,消失在雲層深處。

當進入穩定的平流層,林棟便召集所有遠征隊員進行最終簡報。

機艙中央巨大的環形全息投影系統將南極的三維地圖投射在中央,冰川與高地的細節清晰可見。

林棟站在全息地圖旁,右手輕點控制面板,地圖自動放大,聚焦在東南極洲的一片區域。

“根據我們的高維偵測結果。”林棟指向地圖上一個閃爍的紅點,“目標位於這裡——東南極冰蓋下方約2000米處,精確座標為南緯73°54′22″,東經100°36′09″。”

紅點隨著他的話語閃爍著不詳的光芒,彷彿某種深埋地下的巨獸之眼。

“我雖然不懂林總你說的檢測手段,但我得先說,這個區域遠離任何已知的科考站,而且常年被暴風雪籠罩,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區域之一。”

默察——一位蓄著銀白色濃密鬍鬚的俄羅斯極地專家正皺眉盯著地圖開口說道。

他身形魁梧,彷彿一頭北極熊,聲音卻異常輕柔,帶著濃重的俄語口音。

“這片區域在極地探險者中有個不祥的綽號——'上帝的盲區'。”

他的手指在空中畫出一個區域,“地形多變,冰層不穩定,裂谷和冰川活動頻繁,都是它的特點。1983年,就有一支蘇聯探險隊在那裡失蹤,至今下落不明。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保證探索的安全性。”

林棟沒有因為他的插話而生氣,反而認可道:“正因如此,我們的計劃必須精確且富有彈性。卡露拉,展示下。”

卡露拉站起身,高挑的身影幾乎觸及艙頂,戰術裝束雖然緊緻但仍難掩其傲人身材。

便隨著她的操作,地圖上出現一條藍色路線。

“首先,我們的X-89會把我們直接送達澳大利亞的凱西站。在那裡將啟用我們的偽裝身份,再使用'極地蜘蛛'穿越約580公里的冰原,到達目標區域。”

接著,她又調出一系列氣象模型。

“根據最新氣象預報,我們有一個為期三天的天氣視窗。期間暴風雪將短暫減弱,風速和能見度都在可接受範圍內。”

卡露拉的手指劃過螢幕,模型隨即變幻,顯示出一個巨大的低氣壓系統。

“但三天後,這個風暴系統將從西面逼近,帶來持續72小時的特大暴風雪。風速預計將達到每小時200公里,相當於十一級颶風的強度。如果被困在外面,生存機率幾乎為零。”

眾人臉色微變,會議室內的溫度彷彿驟然下降了幾度。

“我們已經規劃了最優路線,避開所有已知的危險區域。按照'極地蜘蛛'的最高安全速度計算,我們需要約30至36小時才能抵達目標區域。”

“關於團隊分工,”卡露拉調出三組不同顏色的路線,“我們將分成三個行動小組。”

“主探索小組將由我帶領4人特種小隊還有地質學家瑪麗跟隨林總。”

螢幕上一條紅線直指目標點,“我們負責直接前往訊號源位置,進行主要探索工作。”

“第二小組由默察帶領天盾安保的通訊小隊在這裡。”

一條藍線在紅線兩側分叉,形成一條弧線。

“你們將負責建立通訊中繼站網路,確保我們與外界和各小組之間的聯絡不會中斷。”

“第三小組由哈里森帶領,配合天盾安保守護後方臨時營地,醫療團隊也在此隨時待命。”

最後一條綠線呈現出一個更大的外圍圈。

“每個小組都會配備兩臺'極地蜘蛛',攜帶各自任務所需的專業裝置和足量補給。如果有任何的計劃變動,我會及時更新到各位的終端上。”

林棟等卡露拉坐下後,手指在控制檯上輕點,把地圖切換為一個冰層剖面圖。

目標點下方兩千米處,一個紅色光點還在閃爍著。

“一旦抵達目標上方,我們將使用特製的量子熱能鑽探裝置向下挖掘。按每小時100米的鑽探速度,我們需要約20小時才能接近訊號源。”

“希望這個裝置能夠保證像林總您所說的那般速度,但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必須在抵達目標區後立即開始鑽探,才能在暴風雪來臨前完成初步探索。時間非常緊迫。”地質專家瑪麗感慨道。

“正是如此。因此我們的每一步行動都必須精確無誤。不能出現任何重大失誤或延誤。”

林棟頓了頓,深吸一口氣道:行動開始前,我必須向各位明確一點——此次任務很可能與敵方正面遭遇。天盾安保將全程為各位提供安全保障,但請務必確保武器時刻保持在可擊發狀態。”

“泰坦將透過量子通訊鏈路實時監控行動。一旦情況危急,泰坦將立即啟動緊急撤離程式。好了,各位,現在你們可以抓緊最後的時間休息,在南極可沒有這麼舒適的環境了。”

會議結束後,隊員們各自回到自己座位,為即將到來的遠征做最後的準備。

當X-89超音速穿雲機降落在澳大利亞凱西站附近的臨時跑道上時,舷窗外的世界一片蒼白。

機艙內的數字時鐘顯示他們已飛行了13小時47分鐘。

在穿過最後一層雲層時,隊員們第一次見到了南極特有的光景——天空呈現出一種近乎超現實的湛藍,在獨特的光線折射下顯得格外深邃。

地平線附近,太陽以一種詭異的角度徘徊,彷彿被某種神秘力量束縛,無法真正落下。

這是南極春分前的標誌——近乎永恆的白晝。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