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高門

第73章 成了氣候

王愔之的種硝法,屬於土法種硝,在崖邊和巖洞等不易被雨水沖洗到的地面挖坑,視硝土厚度成色決定硝坑大小,能大盡量大,將坑壁、坑底夯實如鏡子般光滑。

泥土必須夯的異常緊密,然後在硝坑正下方挖一個蓄水小坑,同樣夯實,再於硝坑底部鑽洞,通到蓄水池中。

洞不能太大,否則會影響到流出的硝水濃度。

在前面的步驟完成之後,於硝坑底部墊上木頭,並鋪上厚厚的稻杆麥杆,把即將倒入坑中的硝土與坑底隔開。

然後是挖硝土。

硝土味道分為酸甜苦辣四種,辣為最佳,苦次之,再次是甜和酸,把硝土倒入坑裡,邊倒邊踩,用木杵將倒下去的硝土夯實。

接著是倒水,水必須是洞裡的死水,因為偏於鹼性,一挑一挑的水往下倒,漏完一挑倒一挑,通常需要三天時間,一個大硝坑最大可裝五萬石硝土,漏下的硝水則有八萬石之多。

當然,洞穴受環境限制,沒法挖出容納五萬石硝土的硝坑,不過整個善卷洞,可以挖掘將近十個容積在三五千石硝土的硝坑,待硝土消耗殆盡,再轉移去別的洞裡挖,而善卷洞修養個數年,又會生出大量的硝土。

可謂子子孫孫無窮饋也。

這就是山區農民種硝的土法子,不包含任何現代科技元素,需要的是山洞和體力,非常契合義興地區的自然條件。

丁壯們還在熱火朝天的挖坑。

天色漸漸昏暗下來,王愔之轉頭道:“娘子先回去罷,我在這裡看著。”

“要多久才能挖好?”

謝月鏡問道。

王愔之沉吟道:“差不多三天左右,真正出硝大概要十天,娘子不必擔心我,回去和阿母說一聲!”

謝月鏡暗戳戳的瞥了眼薛銀瓶。

王愔之暗暗搖頭,又道:“請銀瓶姊姊護送我娘子回城罷。”

“行!”

薛銀瓶點了點頭。

謝月鏡沒再堅持,只叮囑了句諸事小心,同行的還有薛家子弟,他們打算過幾日再來看看。

不覺中,三日過去。

一個足以容納三千來石硝土的硝坑完美成形,當天就往坑裡挑硝土。

……

姑孰!

司馬尚之剛從建康回來,就接到噩耗。

行軍司馬來報:“將軍,段谷合帶著親族家人跑了!”

“什麼?”

司馬尚之面色劇變。

行軍司馬道:“不止是段谷合的親族,那日逃來回的潰軍幾乎都拖家帶口跑了,約有一千多人。”

“何時逃的?”

司馬尚之深吸了口氣。

行軍司馬道:“數日前的一個深夜,待僕覺察時,已經了無蹤跡,想來是往義興投奔王愔之了。”

“可曾派兵追擊?”

司馬尚之急問道。

行軍司馬道:“僕等並無調兵之權。”

“為何不及早告之?”

司馬尚之咆哮。

行軍司馬沉默以對。

司馬尚之懂了。

這麼大的動靜,不可能第二天才讓人發現,無非是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根源還在於接連戰敗,先於大江敗於桓玄之手,追擊王愔之,又喜提慘敗,連帶他司馬尚之的威信都急速墜落。

或者可以理解為,西府軍有了二心,放段谷合走,平白送一個人情,日後兵戎相見時,也可說道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