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揚挑了挑眉,看來他的猜測沒有錯,宋父果然早就知道這個訊息了。
想想也是,四九城裡那麼多個院子,不可能每個院子的管事大爺都像易中海這般手段了得。
況且以街道辦目前對管事大爺默許的態度來看,取消聯絡員肯定不是他們主導的,極有可能是某些院子裡的管事大爺以權謀私的事情鬧大了,上面才下達了取消聯絡員這一道命令。
這種事,宋母不知情很正常。
但宋父在軋鋼廠工作,廠裡工人眾多,人多嘴雜,他或多或少也應該有所耳聞。
這不,宋文揚一試探,就給探出來了。
至於宋父為何不揭穿易中海的把戲,也不難猜測。
說白了,就是沒必要。
一旦揭穿,就相當於得罪了易家、劉家、閻家、賈家以及後院的聾老太太家。
這買賣怎麼看都不划算,但偏偏宋文揚今天就非要做。
“我要把院子裡這三位管事大爺,統統趕下馬!”
“這...這…”
會不會太過了?
宋母眉頭都快擰成麻花了,鄰居之間有點口角很是正常,也沒聽過為此就要把誰往死裡整的。
但對上宋文揚勢在必得的眼神,宋母心頭一怯,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自從宋文揚當上公安後,整個人言行間都不自覺帶上了一股令人敬畏的氣勢。
宋母不敢給宋文揚潑冷水,只好扯著宋父的衣角,不停地給宋父使著眼色,希望他制止下宋文揚。
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真沒必要把關係鬧得這般難堪。
宋父接收到宋母的眼神後,並沒有順著宋母的意思出言制止宋文揚。
眼界決定思維,具有開闊眼界的宋父,自然比宋母考慮得周全。
宋文揚能有這般想法,絕非是一朝一夕能形成,必定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深思熟慮。
如今既然說出口,想必是發生了什麼他們不知道的事情,促使宋文揚下定了決心。
宋父神色凝重,聲音低沉:“發生了什麼事?”
宋文揚這回屬實是有點驚訝,宋父不說話則罷,一開口問的問題全都命中重點。
既然宋父已然猜到了幾分,他也沒必要隱瞞什麼,坦言道:“賈張氏上午去街道辦舉報被我撞上了,下午又跑去派出所了。”
反正宋文揚剛才把自己的意圖說出來,想的也只是希望宋父宋母兩人別扯他後腿就行。
眼下既然宋父如此上道,那宋文揚自然如實相告。
宋父在四合院裡住了這麼久,少不得知道些內情,說不定等會還能幫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