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李豐無奈應道。
江夏。
西陵,太守府。
黃射,蘇飛,鄧龍等人行至大堂。
“啪嗒。”
黃祖合上戰報,眼中滿是忌憚道:“江東軍在丹陽大勝,黃公覆被逼的斬殺袁胤,並捨身自裁,才保孫策帶著數百人安全渡江。”
“嘶。”
眾人倒吸了口冷氣。
黃射駭然道:“父親,寧有道不容小覷了。”
“是啊。”
黃祖面色一沉,冷聲道:“如今沒時間關注江東,我們與龐氏在南陽的權柄爭奪已經落入了下風,某準備明日前往宛城,你們不許渡江觸怒寧有道!”
“喏。”
眾人恭敬道。
荊州。
襄陽,州牧府。
劉表與荊州文武亦是心驚。
江東軍的強大,簡直是日益漸增。
現在,儼然有了江東霸主的威勢,不日便能與荊州共論了。
“諸位。”
劉表沉聲道:“江東,終究要落幕了。”
蒯良嘆道:“主公,江東軍之勢不可阻,寧有道掃平江東也是時間問題,為今還是訓練大軍為重。”
“是啊。”
劉表目光深邃道。
蒯良抬頭進言道:“主公,聽聞龐山民在南陽已經頗具聲望,看來黃祖在江夏要坐不住了。”
“呵。”
劉表嗤笑一聲。
黃祖與龐氏之爭,有利州牧府。
至於最後誰會勝出,也能拖延到蔡瑁的大軍成立。
數日後。
丹陽縣外,江東軍大營。
江東軍內政五部,軍議司等等皆至。
帥帳之中。
喬蕤,陳元等人神情振奮。
江東軍大勝,劉繇的州牧府大軍已經不堪一擊了。
“主公。”
喬蕤躬身道:“周將軍已經遷任豫章太守,其工部暫時由我代領!”
“嗯。”
寧辰漠然頷首。
魯肅恭敬道:“主公,而今嚴白虎等人皆在秣陵,我們是否要出兵?”
“不急。”
寧辰揮手止住,沉聲道:“從今日開始,陳元遷任丹陽太守,廖化加任丹陽都尉,軍政分治,第一軍團依舊駐守丹陽,防備淮南大軍。”
“喏。”
廖化躬身應喝。
陳元面色一白,躬身道:“主公,時逢戰事,兵部運轉可能會停滯。”
“子瑜。”
“你代掌兵部。”
寧辰目光落在陳元身上。
內政五部,位高權重,絕對的江東軍核心。
陳元有這樣的落差也正常,畢竟為一方太守相當於外放了。
“喏。”
諸葛瑾,陳元躬身道。
寧辰目光悠長,告誡道:“陳元,你崛起微末,這兩年管理兵部可行,故而才放在丹陽磨礪,希望日後司天監中沒有你的罪狀!”
“主公放心。”
陳元面色頓時一白。
他的忠誠日月可鑑,但權柄私心誰也不能免俗。
“好了。”
寧辰神情緩和幾分,沉聲道:“你作為丹陽太守,對於百姓治理要好生斟酌,日後江東軍在江東核心,會放在秣陵。”
“喏。”
陳元眸子大亮。
若江東軍核心在丹陽。
那麼,丹陽與大漢都城所在的河南尹,京兆尹沒什麼區別。
“子義。”
“元儉。”
寧辰俯瞰道:“明日,你們二人以左右分路,收復丹陽諸縣,最後在秣陵合兵,若是嚴白虎敢出兵,便策應而擊。”
“喏。”
太史慈,廖化應喝道。
“噠。”
“噠。”
“噠。”
寧辰敲打著桌案,淡漠道:“善政與豫章並行,我不管你們用什麼方法,用最短的時間將江東軍善政,律法全部在丹陽鋪展開。”
“喏。”
眾人恭敬道。
“王嶽。”
寧辰目光深邃,沉聲道:“你去一趟曲阿,並傳訊烏程黃漢升,讓他領軍渡過太湖,直襲州牧府,將劉繇等人帶到秣陵!”
“喏。”
王嶽恭敬道。
“散了吧。”
寧辰目光掃過眾人。
“喏。”
眾人躬身退出帥帳。
江東軍,現在固然有了橫掃江東的威勢。
可不是大軍橫掃就可以,內政治理一樣不能落下。
故此,內政五部的壓力驟增,尤其是吏部的儲備官吏,已經拙荊見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