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雄據江東,開局霸王之力

第23章 寧有道:誰說這天下就一定姓劉?

“啪嗒。”

“啪嗒。”

魯肅徘徊在大堂左右,蹙眉道:“劉繇這是要坐山觀虎鬥,讓我們與孫策兩敗俱傷,這也是主公率先收復宛陵以南諸縣的原因。”

“嗯。”

寧辰頷首道。

太史慈眉頭一揚,忍痛道:“江東軍與他們不同,我們每征伐一城,內政治理,善政頒佈,穩固百姓,才能放心駐守,如此下去太耗時間了。”

“大義啊。”

魯肅,黃忠等人心中悲嘆。

江東軍,終究還是名不正言不順。

縱然將豫章治理的民生祥和,短時間也難以說服百姓。

“主公。”

魯肅抬頭道:“可否上表天子文書,奏請豫章太守之位,若是攜官職而治江東,想必百姓的抵抗也會少一些。”

“子敬。”

“回不去了。”

寧辰坦然一笑道:“江東軍前身不算什麼,可我們分配良田,已經觸怒士家大族的利益,若我們揹負朝廷官職,日後這些豪強士族就會以王治為理由,鼓動百姓抗衡江東軍統治。”

“咕咚。”

眾將吞嚥著唾沫。

魯肅膽寒道:“所以,主公從未想過受封官職。”

寧辰起身看向北方,目光鋒銳道:“時逢亂世,人命如草芥,道路白骨成堆,人相啖,官職已經無所謂了,江東軍便是照破黑暗的光。”

“可是。”

魯肅苦笑道:“四百年大漢,恩威早已深入百姓心中!”

“所以啊。”

“我們要除昧。”

寧辰目光戲謔,說道:“你以為我建立學院是為什麼,就是為了培養可以為江東軍治理百姓的官吏,更是讓百姓明白,這天下從一開始就不姓劉,他們也不過是從大秦手中掠奪過來的江山罷了。”

“主公大才。”

魯肅心有所感的躬拜道。

“呵呵。”

寧辰擺了擺手,淡笑道:“你也不必如此擔憂,天下人沒有你想的那麼愚昧,王莽纂漢,太平道之亂,諸侯割據,百姓與士人早已明白王朝會更替,只不過江東軍損傷士族的利益,才不被他們所接納罷了。”

“喏。”

魯肅應喝道。

“備戰吧。”

寧辰轉身走向後堂。

內政梳理,軍事整飭,已經開始了。

江東軍對於丹陽的收取之心,已經無法掩藏。

三日後。

太史慈率軍出城。

第三軍團,開始對涇縣,黟縣等地開始收取。

宛陵失陷,丹陽自這座城被劈成南北分立的局面。

大軍所過之地,縣丞官吏無不心懷悲痛,開啟城門投降。

不過半個月時間。

各大縣城城頭變化旌旗。

丹陽以南半壁的郡縣,儼然成了江東軍治下的轄地。

寧辰責令吏部,戶部,刑部,從豫章調遣官吏前來治理民生。

從各縣衙署的組建,赤壁刑法的頒佈,以及戶口梳理,良田分配,內政五部開始從基層架構開始書寫寧辰的仁政統治手段。

半壁郡縣失陷。

曲阿,州牧府文武為之駭然。

劉繇,嚴白虎短時間內達成了利益交換。

與此同時,劉曄與許貢也完成了朱治的伏殺。

五月末,一車盛放著首級的錦盒,從曲阿緩緩行至丹陽大營,在此地掀起腥風血雨般的風暴。

……

丹陽大營。

轅門處,錦盒堆車。

孫策與麾下眾將匯聚而來。

黃蓋緩緩掀開最上方的錦盒。

朱治的首級赫然在列,瞳孔中淌出的黑血,似乎在鳴叫不甘與怒怨。

“轟。”

眾人腦海轟鳴不已。

朱治,孫堅的舊部,吳郡都尉。

如今,他的首級被送到丹陽大營,擺在他們面前,剩餘錦盒不必猜測,定是其族內眾人的首級。

“劉繇。”

“老匹夫。”

孫策驚怒,仰天咆哮。

朱治是他在江東的後手,亦是一心向他的父輩舊部。

可是,就這樣慘死在江東,並且被人屠戮宗族,全族首級明晃晃的送到了他的面前。

“咕咚。”

丹陽太守周尚吞嚥著唾沫。

他膽寒,同時也心懼,為自己的決定後悔。

劉繇終究是朝廷指定的揚州牧,他接應孫策東渡,儼然是叛出揚州,今天朱治被屠戮家族,明日是否就輪到他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