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雄據江東,開局霸王之力

第21章 故友相逢,曲終人散

丹陽郡。

丹陽城境內。

孫策的大營延綿十餘里。

此時,他麾下人才濟濟,猛卒如雲。

吳景,孫賁,明裡暗裡都釋放出善意,願意為其征戰江東建立功業。

帥帳中。

眾將匯聚而至。

孫策居於高位之上,感激道:“公瑾,此次能夠登陸江東,全靠你與周家叔父出力,當真功不可沒啊!”

“無妨。”

周瑜坦然一笑道。

“公瑾先生。”

黃蓋臉上盡是羞臊與不堪。

彭澤渡一戰後,他對周瑜橫眉冷對,處處針對。

而今,周瑜在東渡之戰中立下大功,自然打消了所有間隙。

“無妨。”

“人之常情。”

周瑜毫不在意的說道。

“嗯。”

黃蓋頷首道。

孫策目光落在江東地圖上,沉聲道:“諸位,縱然登陸江東,我們也不能輕易鬆懈,樊能還在秣陵駐兵,而且江東軍也乘著我們東渡吸引劉繇兵力,攻佔了宛陵。”

“賊子。”

黃蓋眼中盡是恨意。

昔日,彭澤渡一戰,恍如噩夢般日日映現在他的眼前。

“公瑾。”

孫策面色極為複雜,嘆道:“斥候來報,此次子敬為江東軍主帥,負責統御大軍征戰丹陽!”

“什麼?”

周瑜面色頓時雪白。

“千真萬確。”

孫策無比篤定的說道。

“伯符。”

周瑜猛然起身,羞怒道:“某要去宛陵,問一問子敬如何作想,竟然拋棄我們,去投身江東軍。”

“你……!”

孫策眼中盡是擔憂。

周瑜搖了搖頭,咬牙道:“若是問不清楚,那就是如鯁在喉,遲早會成為一塊心病!”

“也罷。”

孫策妥協道。

“公瑾。”

黃蓋起身道:“某陪你一起去。”

“不必。”

周瑜婉拒道:“我一個人去是敘舊,若是帶著老將軍,恐怕就成了對江東軍的挑釁,此去宛陵,我還可以試探一下江東軍之意!”

“小心為上。”

黃蓋頷首應允道。

“呼。”

周瑜躬身一拜,踏步走出帥帳。

“主公。”

程普擔憂道:“公瑾這一去,應該不會出什麼事情吧。”

孫策搖頭說道:“無妨,不過是老友敘舊,若是魯子敬真的敢對公瑾下手,那某必定誅其全族。”

“喏。”

程普恭敬道。

孫策看向一側,沉聲道:“丹陽位置特殊,現在我們夾在江東軍與樊能大軍的中間,公瑾此去宛陵,註定我們先對哪一方征伐!”

“喏。”

眾人躬身應喝。

……

五月上旬末。

宛陵已經被江東軍整飭。

從軍防,到內政,全部替換了一遍。

吏部派遣而來的官吏,直接照抄豫章善政,瞬間籠絡的百姓之心,有意見計程車族,但凡有舉戈者,全部被大軍鎮殺。

城內。

縣丞府中。

魯肅檢視著斥候密報。

廖化在一側說道:“先生,子義的第三軍團自出兵開始,連挑十八營寨,費棧,金奇,毛甘三位山越宗帥全部被擊斃,其麾下大軍被收編,百姓也朝著宛陵遷徙而來。”

“哦?”

魯肅合上密報,問道:“行至何處了?”

“涇縣一帶。”

廖化沉聲道:“涇縣山內有山越,宗帥名為祖郎,號稱涇縣大帥,也是橫亙在山嶺中最後一股山越勢力了。”

“有意思。”

魯肅眼中滿是驚訝。

太史慈的勇猛,超出了他的想象。

山越,盤踞在江東各郡的群山峻嶺之中,為禍十餘年之久,沒想到太史慈短時間內便肅清了丹陽山越。

“子義。”

“不愧無雙之名。”

廖化分外感慨道:“主公讓他自己募兵,自己想辦法籌措糧草,所以第三軍團作戰勇猛無畏,聲震山越內部,他光是收編兵力就超過一萬五千人,跟隨的百姓有數萬餘,往往到下一個山越營寨,敵軍就不戰自潰了。”

“啪嗒。”

魯肅將密報甩在桌案上,沉聲道:“第三軍團的兵力要削弱,一萬兵馬可為精銳,若是超過一萬,在兵力排程上會發生延誤,你讓李璧率兵在涇縣一帶接引第三軍團吧!”

“喏。”

廖化應喝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