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荀彧再度道:“此計若出,天下諸侯也會響應,因為他們也無法全部禁止大興顯學的傳播,故而他們也會對寧有道以大漢興侯相稱,日後若是大興顯學傳開,也不過盛了寧有道才學之能,與江東大興學府而已,反而讓天下士族豪強抵抗大興分田於民一事!”
所有人倒吸了口冷氣。
荀彧此計,已經不能以狠毒來形容。
“奉天子。”
“以討不臣。”
曹操起身看向洛陽方向。
顯然,荀彧此計已經被他認可,只需等候時機便是。
六月。
淮南出兵。
袁術意氣風發的朝徐州攻伐而去。
同月末,漢天子劉協在數百朝臣拱衛下回到了洛陽。
這座曾經的都城,早已成為廢墟,整個河南尹千里無人煙。
伏完,董承,韓暹這些朝中文武,對於召回袁紹,曹操二人的意見,發生了分歧。
而楊奉,董昭也收到了書信。
一場席捲天下的大風,正在從洛陽朝各地吹去。
七月中旬。
江東,大興城內。
王嶽帶著密報匆匆踏入大興府。
“何事?”
寧辰止住眾人議事聲。
左右兩列的大興文武亦是詫異凝視過去。
“主公。”
王嶽躬身一禮,面色鐵青道:“會稽急報,黃龍羅,周勃二人蠱惑三百餘百姓逆反,會稽總兵董襲率軍鎮殺,不過這些附逆無法處理,故而司天監駐會稽令使傳訊回來!”
“什麼?”
王朗驚悚起身。
會稽,他曾經的轄地。
在大興治下,竟然出現了逆反之徒。
寧辰神情不變,淡漠道:“會稽衛營傷亡如何,可有百姓在這次叛亂中受傷,陣亡。”
“咕咚。”
王嶽吞嚥了口唾沫,忐忑道:“山陰轄下一村被劫掠,百姓死傷五人,會稽衛營輕重傷數十,並無陣亡!”
“傷民?”
張昭,王朗等人心驚膽顫。
諸葛瑾,魯肅,劉曄等人無不是心門震顫,彷彿被重錘擊打。
這種事情,在大興治下可是從未出現過,沒想到今年會發生這樣的慘案。
“噠。”
“噠。”
“噠。”
寧辰敲打著桌案,目光掃過一眾官吏,厲聲道:“會稽太守虞翻治民不利,召回大興問責。”
“喏。”
張昭恭敬道。
寧辰神情兇戾,寒聲道:“吏部,刑部監管官吏不利,張昭,諸葛瑾降為右侍郎,你們可有疑問?”
“沒有。”
張昭,諸葛瑾起身苦澀道。
“張子布。”
寧辰漠然道:“你立刻啟程前往會稽撫慰百姓,親自前往被劫村落祭拜百姓,同時豎立墓碑,所部叛逆皆斬,以示懲戒。”
“喏。”
張昭恭敬道。
寧辰深吸了口氣,沉聲道:“遷戶部司儲主事喬舜為會稽太守,若是再有下次,吏部與刑部上下官吏全部問責。”
“喏。”
二人再度應道。
“子敬。”
寧辰斟酌再三,說道:“會稽總兵董襲剿匪有功,公達在吳郡,你讓他前往賞賜會稽衛營,徵董襲入軍議司,拜領軍都尉,位在護軍之下!”
“喏。”
魯肅恭敬道。
“砰。”
寧辰一掌拍在桌案上,厲聲道:“大興善政惠及百姓,司天監嚴查叛亂之事,罪之所在,皆斬。”
“喏。”
王嶽恭敬道。
“子布。”
寧辰沉聲道:“立刻頒佈法令,大興治下百姓,若有冤屈者,可請大興學子以百姓寫清冤屈,凡舉冤屈白綾者,郡縣不可阻,直入大興府,由吏部,刑部,司天監會審巡查!”
“喏。”
張昭,諸葛瑾,王嶽應喝道。
“散了吧。”
“王嶽留下!”
寧辰臉色鐵青無比。
前世,江東叛亂不斷,是因為士族與山越難治。
這一世,大興肢解士族,惠及民裡,竟然發生反叛,傷民這樣的慘事。
“喏。”
眾人躬身退出大堂。
“哎。”
張昭無奈嘆息。
諸葛瑾看著昭昭烈日,複雜道:“傷亡五位百姓,三百餘叛賊就要全部處死,他們這是為何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