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眾人恭敬道。
寧辰果決道:“王嶽,立刻傳訊彭澤渡,讓第二軍團發往廬江,著手從皖縣,居巢,舒縣一帶收復,一直朝壽春用兵。”
“喏。”
王嶽應喝道。
寧辰再度道:“漢升,你明日領兵順江而下,做出在阜陵一帶登陸的攻勢,聲東擊西此計可用。”
“喏。”
黃忠應喝道。
“噠。”
“噠。”
“噠。”
寧辰敲打著刀柄,沉聲道:“渡江簡單,兵分四路不可,三路卻可以,若是我們在歷陽登陸,第四軍團就駐紮阜陵,負責阻擊呂布來軍,至於糧草方面自有大興城運輸,第一軍團在江東也會策應你們。”
“喏。”
黃忠斬釘截鐵道:“末將縱死,也會攔住徐州軍。”
“不至於。”
寧辰淡笑道:“呂布麾下騎兵正盛,攻伐廣陵必然身心俱疲,你只需要守住城池即可,若是他真敢屯兵叫戰,廖化可渡江夾擊,他會死在淮南!”
“喏。”
黃忠應喝道。
“主公。”
太史慈蹙眉道:“我們等候敵軍調動嗎?”
“不錯。”
寧辰頷首道:“等第二軍團入廬江,漢升去阜陵,那時便是我們的渡江時間,一旦第二軍團與我們匯合之後,所有糧草運輸全要壓在吳郡總兵身上,此事絕對不能出現意外。”
“喏。”
太史慈,徐盛應喝道。
“子敬。”
寧辰目光鋒銳道:“大興現在表你為淮南都督,負責安撫兩郡百姓,糧草統籌,官吏安排,做好與大興六部的接洽,子明,士元暫時調任你麾下。”
“喏。”
魯肅,呂蒙,龐統恭敬道。
“去吧。”
寧辰扶著刀柄,目光掃過眾人道:“現在只需要等候戰機,此戰之後或許我們將會直面天下最為強大的幾個諸侯。”
“喏。”
眾將躬身退出帥帳。
大興軍營。
肅殺之氣瀰漫四方。
所有將士都明白,此戰對大興有多麼重要。
收復兩郡,將是他們紮根北岸的基石,更是錨定中原所在。
“呼。”
眾將退出帥帳。
呂蒙,龐統心中多了幾分失落。
“失望了?”
魯肅看著二人調侃道。
龐統微微點頭,苦澀道:“還以為能參軍事,沒想到卻被劃入後勤,可能主公對學生和子明失望了吧。”
“是啊。”
呂蒙握著大興刀柄嘆道。
“你們啊。”
魯肅搖了搖頭,意味深長道:“兩軍交伐,哪有你們想的那麼簡單,我大興有司天監,各地軍情早已匯總,戰前定製的章程十餘道,主公不過是尋求利益最大的一道做出部署而已。”
“嗯?”
二人微微一愣。
魯肅告誡道:“此戰,軍議司早就定下章程了,並且在大興府經過決斷,更要整個內政六部配合,主公將你們劃入後勤,是為了培養你們的大戰略,而不是隻知紙上談兵的論策之人。”
“多謝先生。”
龐統,呂蒙二人連忙道。
一夜無話。
翌日,淩晨時分。
黃忠攜第四軍團渡江而下。
龐大的艦船隊伍,第一時間吸引了淮南大軍注意。
歷陽渡口。
梁剛,樂就匆匆而來。
“將軍。”
一個淮南小將驚悚道:“大興動兵,光是艦隊就有三艘,樓船,艨艟不計其數,全部順江而下了。”
“順江而行?”
梁剛眼中滿是疑惑道:“難道是回大興城了?”
“不。”
“不好。”
樂就眼中滿是驚悚,駭然道:“黃漢升去阜陵了,我們對廣陵增援輜重全部要經過阜陵,一旦被大興截斷,廣陵必敗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