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
曹操轉頭道:“你隨我去見見寧有道!”
“主公。”
曹仁,夏侯淵滿是驚悚。
孫策更是進言道:“孟德叔父,寧有道此人極為悍勇,傳聞可單騎衝營,身負萬人敵的本事,不可單獨會晤。”
“萬人敵?”
曹操灑然一笑道:“典韋,你能敵得過嗎?”
“額。”
典韋訕訕一笑,說道:“主公,雖未與之交手,但末將感受過他的氣勢,應該能保證主公退回北岸。”
“嘶。”
曹仁等將無不悚然。
典韋是誰,曹操的心腹愛將。
可以說,整個兗州無人能與他的勇武匹敵。
如此猛將,竟然只能保證曹操退回北岸,而不是與寧辰力敵?
“叔父。”
孫策再度道:“會晤沒什麼必要,還不如先滅了李豐,而後揮兵壽春,他大興再怎麼兇猛,也無法與兗州媲美。”
“不錯。”
曹仁,于禁等人附喝道。
“不必了。”
曹操深吸了口氣,嘆道:“不過是會晤而已,寧有道不懼,我豈會膽寒,既然壽春已經被大興所圍,我等就不能與之交戰,何必徒增仇敵!”
“喏。”
司空府眾將無奈應允。
而孫策,周瑜,程普等人眼中閃過一抹失望。
大興攻佔廬江,淮南兩郡,曹操無意與之相爭,他們作為藩屬,自然也不能忤逆軍令。
與此同時。
寧辰已經乘坐一葉孤舟入水。
而孤舟之上,只有甘寧一人在擺渡而已。
見此,曹操也不在墨跡,由典韋擺渡,郭嘉隨行,朝著淮水中心駛去。
淮水粼粼。
猶如銀色紗巾蜿蜒在大地。
兩艘孤舟不斷朝著河水中心駛去。
南北兩岸,兗州軍與大興兵卒全部握緊兵鋒,手心都攥出了汗。
時間不長。
兩艘孤舟抵至一處。
船艙相連,船頭並排而橫江。
“寧有道。”
曹操立足船頭,看著少年英姿的身影,感慨道:“果然如世人所言,少年勃發,施政以南!”
“曹司空。”
寧辰杵刀笑道:“亦是這般雄姿!”
“呵。”
曹操搖頭苦笑不已。
被一個少年讚賞,也不知是喜是悲。
寧辰目光掃過兗州船隻,淡笑道:“奉孝,典韋,又見面了!”
“有道將軍。”
郭嘉,典韋頷首道。
“曹司空。”
寧辰繼而眉頭揚起,揶揄道:“以朝廷大勢而去鉗制一本顯學,可謂有些大材小用了啊!”
“不得不為。”
曹操頷首無奈道。
寧辰凝望北岸,淡淡道:“孫伯符?”
“不錯。”
曹操眼底閃過一絲厲芒,打趣道:“既然淮南被大興所據,那不若汝南讓伯符侄兒屯兵,有道將軍以為如何?”
“自無不可。”
寧辰失笑道:“不過孫伯符已經敗了一次,難道曹司空真的以為他能阻攔大興的兵鋒嗎?”
“會得。”
曹操意味深長的笑道。
“也罷。”
寧辰若有所思道。
“鏗鏘。”
曹操突兀抽出佩劍,目光湛湛道:“此劍名為青缸,你我雖然是第一次見面,可也神交已久,此劍贈與有道將軍!”
“鏗。”
寧辰亦是橫起戰刀。
“大興刀?”
曹操心中訝然道。
寧辰頷首道:“此刀大興主將,戰功卓絕者可掌,若是曹司空不嫌棄,可作儀刀之用。”
“多謝。”
曹操欣然接過大興刀。
寧辰探手接過青缸劍,感受著凌厲的劍鋒,說道:“曹司空,你我今日互換刀劍,給你一句忠告。”
“哦?”
曹操疑惑問道。
寧辰懸起青缸劍,沉聲道:“南陽不可取,否則悔之晚矣!”
“多謝。”
曹操面色頓時一沉。
顯然,寧辰看出他想取宛城。
若是宛城在手,許昌後方無憂。
而且還能與汝南互為犄角,扼制大興的廬江與淮南兩郡。
“告辭。”
寧辰踏步走向船尾。
甘寧揮動船槳,驅使孤舟朝南岸而行。
“主公。”
郭嘉心中發寒。
曹操揮手止住,沉聲道:“擺渡回北岸,南陽宛城我們必須握在手中,寧有道善政特殊,短時間之內並無出兵之力,非他一句話便能讓我們退兵回許昌!”
“喏。”
郭嘉作揖而應。
世紀會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