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躬拜道。
徐州歸治。
司空府班師許昌。
四州承平,袁紹以大勢而立北地。
一道又一道的訊息,衝擊著無數人的心神。
尤其是劉表,馬騰,韓遂,劉璋等人為之震撼。
中原呈大一統,北地四州亦是如此,那麼南地的雄主又是誰,會是稱雄天下的大興府嗎?
一個月稍瞬即逝。
五月末時,交州發來捷報。
士燮一族盡戮,七郡五十六城盡歸大興。
數萬大軍清繳百越,遷徙百姓從山中走出。
魯肅以大興都督之身,暫表陳元為交州刺史,冊立刺史府。
同時,也開始協助其治理內政,梳理戶籍。
這場戰爭,大興歷時接近兩年之久,可謂是艱苦,死於他鄉的大興兵卒更是無法帶回。
大興府。
已經擴建完成。
荷塘,迴廊全部劃入了後院。
大堂興建的極具規模,能容納數百人之多。
左右兩側列著眾多席位,而上位則是凌駕於九階石臺之上。
“主公。”
荀攸起身道:“如今兵部馬坊,已經收購了三千餘戰馬,驍騎營也在高將軍的幫助下成立,不過徵募的兵卒好似不太會騎馬!”
“不是不太會。”
“是根本不會。”
高順起身說道:“南地不善騎射,比之北地差了太多,在縱馬之時根本無法放開韁繩夾緊馬腹穩住身形。”
“不錯。
呂綺玲披甲扶刀,以驍騎統帥之身議事,沉聲道:“大興還有高橋馬鞍可用,但烏桓,鮮卑的射鵰手,就算沒有馬鞍,依舊可以左右開弓,若是在這樣訓練下去,恐怕戰馬都要跑廢了!”
“跑廢戰馬?”
張昭,諸葛瑾等人神情有些難看。
購買戰馬,大興已經花費了極大的代價。
若是真的按照呂綺玲與高順之言,恐怕真的難以訓練出左右開弓的驍騎。
“咕咚。”
寧辰抿了口茶,淡淡道:“縱馬騎射一事,我已經安排工部打造新的馬具,可以幫助將士更好掌控戰馬,而且也不會讓戰馬跑廢!”
“不錯。”
一個工部官吏代喬蕤議事,恭敬道:“主公在三日前提供了新的馬鞍與雙邊馬鐙,馬掌等圖紙,工部已經在鍛造,至於弓弩一事,我們已經改進了十連弩,並不需要左右開弓!”
“喏。”
呂綺玲,高順頓時鬆了口氣。
驍騎訓練,他們極為上心,如果按照現在的進度,恐怕三年都未必比得上曾經的西涼鐵騎與幷州狼騎。
既然寧辰如此篤定,那麼新的馬具應該沒有問題。
“德操。”
寧辰沉聲道:“聽說陸伯言從吳郡學院升入大興學府了?”
“是。”
司馬徽恭敬道。
寧辰眸子閃爍,沉聲道:“孔明學業如何了?”
“刷。”
頓時,所有人凝望過來。
諸葛亮,可是被寧辰寄予厚望之人。
“尚可。”
司馬徽頷首道:“學業已經完成了,不過總歸有些少年人身上的年少輕狂,可以讓吏部暫時徵召磨礪。”
“噠。”
“噠。”
“噠。”
寧辰敲打著桌案,沉聲道:“子布,以吏部符傳暫時徵為工部將作監監丞,荀緝徵為戶部司儲主事。”
“喏。”
張昭起身恭敬道。
寧辰敲打著桌案,沉聲道:“以大興符傳,徵步騭為交趾太守,表陳元為交州刺史,加表平南督,掌第六軍團,總攬交州軍政事。”
“喏。”
張昭瞳孔一縮。
平南督,平定荊南四郡的都督嗎?
“軍議司。”
寧辰沉聲道:“徵呂綺玲為驍騎將,隸屬大興府垂管,設驍騎衛營,徵募鐵騎五千,徵高順為左領軍,輔轄驍騎營!”
“喏。”
荀攸恭敬道。
寧辰沉聲道:“暫時如此,責令魯子敬,在交州軍政事皆平之時,班師回大興,張子布,荀公達,王嶽代我前去迎接!”
“喏。”
張昭,荀攸,王嶽恭敬道。
“散了吧。”
寧辰起身朝後堂而去。
交州平定,需要扶正陳元這個代交州刺史。
驍騎衛營的建立,更是大興日後與司空府交鋒的利刃。
呂綺玲為驍騎將,這不是他的選擇,而是呂布請願將驍騎令拱讓而已,實際上這支衛營統帥是高順。
數日之後。
更具人體工程力學的馬鞍出爐。
雙邊馬鐙,鐵馬掌,十連弩裝配在驍騎衛營。
哪怕是不用過多訓練,這支驍騎已經可以作為大興兵卒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