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從潛水趕海到萬漁場

第44章 漁網裡的暖陽(下)

老周興沖沖的解開油布,裡面是幾捆顏色深褐、散發著淡淡桐油的粗韌麻繩,繩體飽滿,紋理緊密。

這個繩子裡還有幾根打磨得光滑油亮、兩頭尖細的硬木梭子。直接將這個結狠狠的串聯在了一起。

最底下,壓著一張摺疊得整整齊齊、邊緣已經磨損泛黃的厚牛皮紙。

老周小心翼翼地將這些東西捧到櫃檯上,像展示一件稀世珍寶。

他拿起那張牛皮紙,輕輕展開。

紙上用炭筆條理清晰地勾勒著繁複而優美的繩結結構,一筆一劃都透著前人的匠心和嚴謹,在圖畫的旁邊每一處都密密麻麻標註著小字,這裡面還註解著打結的步驟、用力的竅門和解結需要的技巧。

“大海,這個就交給你了。”老周將油繩、木梭和那張珍貴的圖樣,一股腦推到了王大海面前,聲音帶著激動,輕聲說道:“繩子,是早年浸透了上等桐油、又用海泥‘養’過的老麻繩,專為打‘瓊崖結’備的,韌!梭子,是老把頭傳給我的。這圖樣…是我當年一筆一畫照著老把式的手記描下來的!拿去!好好練!用心琢磨!”

老周用枯瘦的手指點了點圖紙,眼神灼熱,激動的說道:“打好了這結,纜繩連得死牢,風浪撕不脫!更緊要的是,船上人的心,也得像這繩釦一樣,擰成一股,不分彼此!當年我們闖鬼爪灘、鬥白毛風,全船人就靠這結和一套‘起網號子’撐著!號子一響,力氣往一處使,再大的浪頭也給它壓下去!”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帶著以前滿滿的回憶。

王大海雙手鄭重地接過這承載著先輩心血的饋贈。

那油繩的厚重、梭子的溫潤、圖紙上炭筆線條的力道,都沉甸甸地壓在他手上,更烙進他心裡。“周叔這也太貴重了!”

“矯情!這有什麼貴重的,好的東西最重要的是用!不用再好的東西都沒有價值,記住別讓它斷了!”老周擺擺手,不容王大海推辭。

隨即,他像是卸下了一樁多年的心事,精神頭更足了,立刻恢復了漁具行家的利落:“來!說正事!你們要的‘合網’!”

他不再提價還價,熟門熟路地帶著兩人在堆滿漁具的店裡穿梭,精準地抽出幾捆深綠色的尼龍線網。

“喏,這種!網衣比單船用的加寬三成,網眼尺寸按你們說的黃花魚、鯧魚為主,加固了邊緣和受力點!浮子用這種中空的硬塑,浮力足還不易碎!沉子鉛錫合金,分量夠!配這種加粗的協作浮標,紅黃兩色,隔老遠也看得清,方便兩條船定位…”

他一邊介紹,一邊麻利地清點、捆綁,給出的價格實實在在,甚至還搭送了幾包修補網具的備用線和幾塊磨網梭的油石。

當王大海和陳栓柱扛著沉甸甸的嶄新流刺網卷、兩大捆加粗纜繩、一箱協作浮標,以及那個用油布仔細包裹的“傳承包裹”走出週記漁具行時,冬日的陽光正穿透雲層,暖暖地灑在他們身上,也灑在懷中那象徵著“合力”與“同心”的漁網上。

剛回到瓊崖村。準備了一下,讓這裡的小碼頭開始熱鬧了起來。

“順風號”、“海燕號”、“浪裡鑽”三條小船並排泊著,王大海用桐油把這三艘船重新的刷了一遍,這三艘船在陽光照耀下泛著溫潤的光。

王建國腿也徹底好了,精神矍鑠地在碼頭上指揮著大夥忙活。德順爺揣著手,笑眯眯地看著。福水叔和他兩個壯實的兒子阿水、強子,還有另外兩個自願加入小船隊試練的年輕後生,都圍在一起。

王大海將那張泛黃的“瓊崖結”圖紙用石塊壓在平整的礁石上,老周贈送的專用油繩和木梭分發給核心的幾個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