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著他臉上沒有一絲慌亂,帶著笑容,直接讓大家的心情穩了三分。
王大海看到大家穩定下來,立即迅速判斷著局面。隨後精準的指揮起來:“栓柱哥。快解你那個結。用巧勁。按圖紙上第三步迴環反抽。福水叔,‘海燕’穩住舵,別動。阿水強子,聽我口令,慢慢收你們那邊的纜,輕點。別硬拽。”
他沉穩的指令快速精準的下達,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崗位,瞬間穩住了陣腳。
陳栓柱猛的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手指不再顫抖,回憶著圖紙上那關鍵的解法,摸索著繩結的紋路,尋找那個能“一抖即開”的巧扣。
冬天是冰冷的,但是現在卻讓他的汗水順著他的鬢角流下,他壓力太大了,辛虧有王大海的指揮,他重新恢復了水準。
“找到了。”陳栓柱心中一喜,手指猛地一挑一抽。那看似死緊的、連線著“順風號”與“海燕號”的“瓊崖結”竟應聲而開,繩釦鬆動。
兩船間的物理束縛瞬間解除。
“好。”王大海眼中精光一閃,“阿水強子,栓柱這邊好了,你們那邊慢慢收。不要急,等等我們再來一次。”
看著阿水和強子那邊的繩網好像人力解決不了,王大海立刻指揮了起來:“水叔,右舵半圈。穩住。大傢伙聽我口令一。二。三。起——。”
這一次,號子聲彷彿帶著魔力。
經歷了混亂、挫折和共同的緊張,三條船上的漢子們的心氣兒被逼到了極點,又在這一刻奇異地擰成了一股繩。
號子落下,力量幾乎是同時爆發。
阿水和強子頓時屏住呼吸,在王大海精準的口令下,一點點放鬆又收緊纜繩,小心翼翼地調整著角度。終於,在船的協力之下,“嘩啦”一聲水響,那絞死在主纜和浮標繩之間的副纜被成功解脫出來。
協作網被整齊地拖拽出水面。雖然網裡只有零星的幾條小魚和幾隻掙扎的螃蟹,遠談不上豐收,但三條船終於恢復了自由,重新構成了並肩的陣型。
短暫的寂靜後,三條船上不約而同地爆發出一陣帶著後怕和巨大成就感的歡呼。
“開了。栓柱哥。結開了。”
“大海哥。成了。沒纏住。”
“好樣的。大夥兒。”
陳栓柱看著那解開後依舊結構完整的“瓊崖結”,眼眶微微發熱。
這老祖宗的手藝,在關鍵時刻真的救了急。
王大海抹了把臉,海水混著汗水,鹹澀卻滾燙。“都看見了吧?亂,是因為心沒齊。笨,是因為手沒熟。這‘瓊崖結’,不是拴船的繩,是拴心的扣。號子,不是光喊的響,是喊出咱心裡的那股子合力。再來。剛才不算。”
劫後餘生的慶幸和對“合網”真諦的初悟,點燃了所有人的鬥志。
接下來的嘗試,笨拙依舊存在,但混亂明顯減少。
號子聲也一次比一次整齊,力量傳遞一次比一次順暢。
陳栓柱打結的手法越來越快,越來越穩。
福水叔掌舵控船的經驗也發揮了作用,努力配合著王大海的指令調整著船位。
當協作網再次被穩穩地撒入海中,網口張開得飽滿而優美,三條小船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和角度,如同三顆被無形絲線牽引的珍珠,在海面上劃出協調的軌跡。那一刻,無需言語,一種難以言喻的默契和“我們做到了”的激動在所有人心頭激盪。
網沉下去,拖了不到半頓飯光景。鉛灰色的雲腳,正悄無聲息地從海平線那頭漫卷過來。彷彿是為了考驗這群初窺門徑的學徒,簸箕灣的風浪毫無徵兆地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