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白帝城另一處山谷——青銅工坊。
這裡沒有刺鼻的硝煙,只有熔爐燃燒木炭的煙火氣,以及高溫熔鍊礦石時特有的金屬氣息。
巨大的陶範被開啟,滾燙的、如同流淌陽光般的青銅溶液被小心翼翼地注入其中,冷卻後敲掉陶範,一件件閃耀著暗金色澤的器物便顯露出來。
不再是單一的武器戈矛。
澆鑄區的一角,堆滿了新制的器物:
造型古樸厚重、帶著饕餮紋飾的酒樽;
打磨光滑、邊緣圓潤的青銅盤;
甚至還有一些小巧玲瓏、形態各異的帶鉤和髮簪。
幾個年長的工匠,正用細小的燧石和獸皮,專注地打磨著一隻青銅杯的內壁,讓它光滑得能映出人影。
一個年輕學徒興奮地舉著一個剛剛打磨好的、刻著簡單雲雷紋的青銅小碗,陽光照在上面,反射出溫潤的光澤。
“看,族長,這碗多亮!盛上黍米粥,捧著都不燙手。”學徒臉上洋溢著創造的喜悅。
白曉拿起那隻碗,入手冰涼沉重,打磨得異常光滑。
他看著碗壁上那稚拙卻充滿生機的雲雷紋,又看了看不遠處堆積的銅戈矛頭,一種複雜的感覺湧上心頭。
毀滅與創造,戰爭與生活,在白帝城這片飽經創傷的土地上同時生長。
一個念頭,在他心中醞釀已久,如同種子在壓力下終於要破土而出。
幾天後。
在部落中心清理出來的小廣場上。
一口巨大的、用整段巨木掏空而成的木箱,被四個強壯的戰士合力抬了上來,重重地放在臨時壘砌的石臺上。
木箱上覆蓋著厚實的獸皮。
時值正午,陽光正好。
好奇的族人漸漸圍攏過來,低聲議論著。
孩子們在人群縫隙裡鑽來鑽去。
經歷過獸潮和蜚災的族人臉上還帶著疲憊和未散盡的驚悸,但更多的是一種茫然的期待。
城防軍則候在石臺一側,警惕地掃視著人群外圍。
白曉深吸一口氣,站到了石臺上。
他環視著下面一張張熟悉而佈滿風霜的臉龐。
目光掃過那些眼中還殘留著悲痛的族人,那些在重建中雙手磨出血泡的戰士,那些小心翼翼照料著劫後新生麥苗的老人和婦人。
他猛地抬手,掀開了木箱上的獸皮。
剎那間,一片暗金色的光芒在正午的陽光下流淌開來。
箱子裡,是堆積如小山、閃爍著整齊光芒的圓形銅片。
每一枚都有成人拇指指節大小,外圓內方,邊緣打磨得光滑。
銅幣的正面,清晰地凸起一個古樸而有力的圖案——那是燧石撞擊迸發火星的簡練線條。
背面,則是一個象徵著白帝城,由三道同心圓拱衛著尖頂山峰的徽記。
人群瞬間安靜下來,所有的目光都被那暗金色的光芒吸引,充滿了震驚和不解。
只有熔爐的風箱聲在遠處隱約傳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