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海經世界攀科技

第38章 陶壎,制皂

幫助兩位少年把木簍中剩餘的泥巴糊好,拎著幾個空簍子,幾人來到石落部族兩百米開外的溪流旁。

才一臨近,潺潺水聲便在耳邊奏響,又往前走了一段距離,眼前豁然開朗,一泓清溪正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

溪流清澈見底,能看見一個個圓潤如玉的鵝卵石。

而相比於冬季還未解凍時,融化的雪水匯入這條溪流,讓其擴寬了將近一倍,深度也達到起碼一米之深。

沿著蜿蜒溪流向上游看去,溪流從巍峨的不周山上流下,就像一條閃閃發光的銀蛇。

王啟收回視線,跟著小魚等人向溪流上方走去,經過一小片樹叢後,他們來到一處靠近溪流的平地。

石小魚在此停下,他轉過身,指著一處坑坑窪窪的地面,“王啟大哥,就是這裡了。”

“平日裡部族所用修繕房屋的泥巴,都是從這裡挖的。“

王啟聞言走上前去,也不嫌髒,隨手捏起一把泥巴,舀起一捧溪水稀釋,讓其可塑性更強。

揉搓著泥巴,王啟仔細檢視是否有顆粒感,又把泥巴揉搓成條,看其可塑性如何。

大約幾分鐘過後,他把泥巴丟入溪水,任由其被沖走,洗淨雙手後滿意道。

“這泥巴不錯啊,因為溪流兩岸水流的衝擊,粗顆粒被帶走,剩下的細黏土沉澱,正適合拿來製作陶器,不過表層的泥巴顆粒感還有些,所以……”

王啟轉過身看向石千里請求道,“千里,這裡的泥巴可以,能用,但得往深處挖。”

少年三步並作兩步跑來,石鏟在掌心轉了個漂亮的弧,“挖哪裡?”

“大概這處便可,”王啟指著更靠近溪流的一處。

很快,少年便揮動手中的石鏟,隨著表層的泥土被掘開,在大約一米深後,更加細膩的黏土終於顯露。

“就是這個!”

王啟叫停住少年,看著坑洞內露出的黃褐色泥土,他掏出一把,確定各項條件都符合後,目露興奮道。

“就這些了,我們多裝些,製陶的方法有多種,我想都試試看。”

幾人拎著沉甸甸裝滿黏土的木簍返回石落部族,就在還未建好的新屋旁,王啟整理出一塊乾淨的空地把泥巴倒出。

他打算實驗三種後世總結出來的製陶法。

第一種是用手捏泥,直接用手將黏土捏成碗、罐等形狀。

第二種是泥條盤築法,把黏土捏成長條,螺旋狀層層疊壓,再用工具磨平接縫。

至於第三種則是轉泥法,這是一個後世也還在使用的法子,即製作一個平整能夠轉動的圓盤,把泥胚放置上面,不停轉動,依靠手捏來塑形。

這樣製作陶胚不僅效率高,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陶胚的薄厚度會更加均勻,燒成來的陶器也會質量更好。

等到做完這一切後,王啟停下動作,把手中的泥巴搓掉,看著面前擺放的十幾個陶器,不由得露出笑容。

“泥胚已經做好,現在只需等待其自然陰乾,便能夠拿來燒製了。”

陰乾所需要的時間一般是一到兩天,王啟不急於一時。

他抬起頭來,兩位少年不知何時出現在的身旁,他們正好奇的看著捏出的陶胚。

察覺到王啟的視線,石小魚率先開口,“王啟大哥,你屋子內牆壁上的泥巴已經全部糊好了,剩下的只需要等待屋內乾燥就行。”

“那正好,”王啟指著面前的陶胚,“這些陶胚也需要時間來陰乾,幫我把它們放入房屋內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