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讓芷希幫你安排航班。落地給我訊息。”
離別匆忙,卻有序。劉藝菲換上一套不起眼的著裝,戴好墨鏡口罩和帽子。
透過酒店的側門,鑽進了安排好的車內,消失在威尼斯的晨光中。
車窗搖下,望向門口的劉啟峰,她墨鏡後的眼神是強忍的淚光和不捨。
送走劉藝菲,劉啟峰接受幾個採訪後迅速切換回工作狀態。
下午,酒店會議室。
陳芷希早已準備就緒,一身利落的職業套裝,眼神銳利。桌上攤開著全球主要片商的報價意向書和分析報告。
不久,寶羅·布蘭科如約而至。這位精明的葡萄牙製片人此刻臉上帶著志在必得的笑容,金獅的光環顯然讓《活埋》在他眼中價值倍增。
“恭喜你,劉!金獅實至名歸!”寶羅熱情地與劉啟峰握手,目光掃過桌上那座金燦燦的獅子,“那麼,讓我們來談談,這隻金獅能在全世界賣出多少張電影票?”
談判隨即展開,雖然此前電影節雙方有著默契,不過此刻在商言商。
寶羅一開口就展現了他的老辣:“劉,金獅是敲門磚,但藝術片的全球市場有其天花板。考慮到影片的特殊性……。而且……非主流商業片。
“我認為一個合理的全球打包價,包含所有地區的發行權,應該在…450萬美元左右。”一個明顯低於預期的數字,這是慣用伎倆。
陳芷希立刻反擊,語氣冷靜而專業,早已演練過無數遍:
“布蘭科先生,您的報價顯然低估了金獅的份量以及《活埋》獨特的商業潛力。
“……戲劇張力和表演教科書!金獅認證了它的藝術高度,……觀眾吸引力。我們更傾向於分割槽銷售,最大化價值。”
她迅速列出幾份更有競爭力的分割槽報價意向:
“北美,我們有MK2和索尼經典在接觸;亞洲,北野武事務所對日本市場志在必得;
“歐洲德語區,康斯坦丁影業也表達了濃厚興趣…綜合這些意向,我們的心理價位是全球版權不低於800萬美元。”
寶羅搖搖頭,開始逐一分析各個市場的風險和預期收益,試圖壓低價格。
談判陷入拉鋸。劉啟峰大部分時間沉默地聽著。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當寶羅將價格抬到520萬,而陳芷希咬定700萬不鬆口,雙方僵持不下時,劉啟峰突然開口了,聲音不大,卻帶著金獅導演不容置疑的篤定:
“寶羅,我們都很清楚,《活埋》的價值遠不止於……社會現實的一個尖銳切片,是人性在絕境……金獅認可了這一點,世界媒體也在關注這一點……意義,本身就是巨大的票房催化劑。”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波光粼粼的運河,彷彿在對著無形的市場說話:“700萬美元。全球版權打包。”
這個數字讓陳芷希都微微吸了口氣,寶羅更是皺緊了眉頭:“劉,這太…”
“寶羅,”劉啟峰轉過身,目光如炬,直視著這位精明的製片人,“拿下《活埋》,你拿下的不僅是一部金獅電影,更是開啟中國新銳導演頂級資源庫的鑰匙。這個是金獅的價碼,也是未來的價碼。你考慮一下。”
會議室陷入一片寂靜。寶羅眼神銳利地審視著劉啟峰,彷彿在重新評估這個年輕導演的分量。
良久,寶羅長長地吐出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一個無奈的笑容,他伸出手:
“劉,你是個厲害的談判者,更是個明白自己價值所在的導演。700萬?成交!不過,細節條款,我們還得和陳小姐好好磨一磨。”
“當然。”劉啟峰伸出手,與寶羅重重一握。陳芷希立刻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框架協議草案,雙方律師迅速介入,開始就具體條款進行最後的磋商。
最終,劉啟峰在正式合同上籤下名字,《活埋》的全球發行權以700萬美元的價格,授權給了寶羅·布蘭科牽頭的國際發行聯盟。
當晚酒會,劉啟峰會面寶羅·布蘭科。
“寶羅,我有個新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