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2006起風了

第29章 楊瀾訪談

“我更希望我的歌,是在深夜陪伴某個人,是在旅途中成為背景,是在某個瞬間擊中人心。”

接著,他語氣溫和、但堅定道:“我不想為了‘出現’而出現,那是對自己、也是對歌迷的敷衍!”

這番話引得楊瀾不禁贊同的點頭,她端起咖啡杯嚐了嚐。

隨後,楊瀾接著替他的歌迷詢問:“這個理念我非常理解。但歌迷的渴望也很真實。

“有考慮過,保持創作節奏的同時,用其他方式回應他們的熱情嗎?”

“當然!”

劉啟峰毫不猶豫,帶著一絲微笑,語氣從容自信:“或許有歌迷了解到,我還是一名北影導演系的學生。

“藉此機會,也向大家透露,我目前已經在準備自己的電影,這也是我在學習和嘗試的平衡。

他用著深沉的語氣緩緩說道:“電影,是另一段人生的藝術,它能讓人體驗到不同的人生經歷和情感。

“這也是我這個年紀最欠缺的東西,因此,籌備電影這期間也讓我受益良多。”

“同時,我也承諾,會努力把線上互動做得更用心、更有內容。”接著劉啟峰語氣認真承諾道:

“也許分享一首新歌的雛形,聊聊最近聽的歌。雖然隔著螢幕,但誠意和音樂本身是真實的。”

“[誠意和音樂本身是真實的]——這句話很打動我。”楊瀾不禁微笑稱讚道:“你的音樂裡總有超越年齡的沉澱和通透。”

“不經意的一個眼神……彷彿已經經歷過很多。這種特質是否也影響了你對待曝光和創作的態度?”

聽到這個問題,劉啟峰想了想,沒有直接回答。

而是伸手拿起一旁桌子上一個造型獨特的金屬書籤,上面似乎有古老的紋路:

“楊瀾老師,你看這個。時間會沖刷掉很多東西,留下的往往是最堅硬、也最本真的核心。”

“有時候,經歷過喧囂和浮華,反而會更清楚什麼值得緊緊抓住,什麼應該輕輕放下。”將書籤放回原位,劉啟峰語氣平靜而深邃:

“對我來說,抓住的是音樂、是電影,放下的是不必要的‘干擾’。我相信,真正懂我的人,會理解這份選擇。”

楊瀾:“最後,有什麼想對一直支援你、可能正在為‘見不到你’而有點小抱怨的歌迷朋友們說的嗎?”

劉啟峰面對鏡頭方向,笑容溫暖而真誠的說道:

“親愛的歌迷朋友,謝謝你們的等待。請相信,每一次‘消失’,都是為了帶著更好的作品而來。”

“我不是在遠離你們,我只是在以我的方式,更深地走向音樂,也走向你們的心。”

“關注我的音樂,關注我的線上分享,我們在音樂世界裡,從未分開不是嗎!”

這期被歌迷們矚目的《楊瀾訪談錄》經過加急剪輯後,立刻在當晚的電視上播出。

隨後,劉啟峰在節目中丟擲‘專注創作、打磨作品’的【藝術家】人設,引得網際網路的反響如海嘯般席捲而來:

【韓涵:“劉啟峰把‘不常露面’塑造成一種稀缺資源和藝術家特質,關注他的人反而更期待他每一次精心準備的亮相,神秘感拉滿。作品永遠會替他說話!”】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