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2006起風了

第25章 金曲之夜

【南方週刊:論內地音樂人在金曲獎的困境】

【搜狐新聞:劉啟峰攜金曲獎七項提名奔赴寶島,劍指天王寶座】

【娛樂快報:內地‘小天王’征戰金曲獎】

……

6月10日,傍晚。

臺北小巨蛋外的人潮湧動,鎂光燈此起彼伏的閃爍。

隨著一位位嘉賓入場,紅毯兩旁尖叫、呼喊的陣陣聲浪,壓過了無數相機的快門‘咔嚓’聲!

看了看手機裡最新的一條祝願簡訊,劉啟峰推門下車。

“劉啟峰!看這邊!”

“劉啟峰!看這裡,手揮一下!”

“劉啟峰加油!內地之光!”“劉啟峰我愛你!!”、“啟峰!!”、“蜂子開演唱會啊!”

劉啟峰一身裁剪得體的黑色中山裝,保持著恰到好處的笑容,沉穩的踩在紅毯上。

作為今年最耀眼的新人,極少露面的他,一下車便引得現場歌迷尖叫!

走過長槍短炮的媒體區,刺眼的閃光燈不停在劉啟峰的眼中殘留光斑。

不久,他抵達簽名牆接受採訪。

“哈嘍,啟峰!歡迎來到金曲獎!”等待已久的陶菁瑩略顯尖銳、帶著臺式腔調的聲音響起:

“作為第一次參加就提名多項大獎的‘內地’歌手。你現在的心情是緊張?還是興奮?有沒有感覺寶島跟內地比起來……嗯……特別不一樣?”

瞬間,周圍寶島媒體一臉興奮,捕捉著劉啟峰臉上一絲可能出現的波動。

劉啟峰微微側身看向陶菁瑩。她臉上掛著笑容,話語中的加重音和眼神卻分明是看‘外來者’如何應對的促狹。

“緊張?不會!”

劉啟峰面向鏡頭,語氣帶著鋒利的冷靜,聲音不大卻蓋過了周圍的喧囂,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篤定:

“我是一名‘中國’歌手!無論在寶島‘省’還是在內地,都只是‘回家’!沒有分別!”

“譁——”

低低的驚呼和議論聲浪立刻在媒體區炸開。周圍的記者面面相覷,有驚訝,有玩味…

不理會女主持人僵在臉上的錯愕,劉啟峰直接抬腳走進內場。

巨大的穹頂之下,人聲、樂聲、暖場的舞臺音效交織纏繞。

劉啟峰在第三排,屬於奪獎熱門區,不少熱門提名歌手的座位都在附近,劉啟峰一眼就看到前排正側頭和身旁人低聲交談的王立宏。

不得不說,缺席的周劫倫、蔡依琳讓現場星光黯淡三分,甚至有重要提名的陶哲也沒到現場。

男歌手僅剩王立宏和伍百等寥寥幾位挑大樑。現場的星光比預期中暗淡不少。

與一旁的李林隨意交談一會,金曲獎標誌性的開場動畫,伴隨著激昂的音樂席捲全場。

“第17屆臺灣金曲獎頒獎典禮,現在開始!”主持人陶菁瑩和徐煕娣的交替響起。

流程在掌聲與歡呼聲中推進。

技術類獎項、最佳樂團、最佳演唱組合……一個個名字被念出,一張張或驚喜或激動的面孔走上舞臺。

“接下來頒發的是最佳新人獎!”

“恭喜!劉!啟!峰!”

不出所有人的意料,金曲獎新人獎要求嚴苛,如Tank等強力對手,都因為首專釋出之前發行了單曲而未被提名新人獎,因此幾乎預設這個獎是劉啟峰囊中之物。

“謝謝。謝謝金曲獎評委……”

劉啟峰神色平靜的上臺領獎,感謝的話語簡短凝練,卻清晰地傳遞出那份‘中國’音樂人的歸屬感。

最佳編曲被洪晟文拿下;最佳作詞頒發給了胡德夫的《太平洋的風》;最佳作曲被戴佩妮的《愛瘋了》奪走。

劉啟峰微微蹙眉,奔赴寶島前,他心中就有預期,這裡的傲慢從剛剛門口採訪就可見一斑。

此時一連丟了三個獎項,劉啟峰暗自揣測,技術類獎項終究是寶島音樂人的自留地,但,不至於一塊蛋糕都不分吧。

在最後數個重磅大獎揭曉前。

由張振嶽及MC熱狗合演的《我愛臺妹》來帶了當晚第一個高潮。

引來臺下不少嘉賓紛紛站起來投入跳舞,有更身穿熱褲的候珮岑忽然出現,加入臺上一同表演。

表演結束,頒獎繼續。

或是因為大獎即將頒佈,也可能是剛剛一場精彩表演。現場歡呼聲越發火熱。

“接下來,要頒發的是——最佳國語男歌手獎!”張惠媚和黃力行的頒獎詞,讓全場瞬間安靜下來,氣氛繃緊到極致。

伴隨“入圍的有……”的提示音響起,大螢幕上切割出數張面孔,鏡頭掃過觀眾席,捕捉著微妙的表情。

大螢幕上,入圍者的片段依次閃過。

王立宏深情款款,陶吉的R\u0026amp;B絲滑流暢,吳客群帶著青春的銳氣、張學友……最後,是劉啟峰的片段——鏡頭適時切到他的臉上。

劉啟峰保持得體笑容,甚至對鏡頭露出一個淺淡的微笑,只是膝蓋處的指尖微微蜷縮了一下。

“得獎的是——”

張惠媚故意拉長的尾音,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全場屏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