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三姐妹除了一個老二很值得敬佩,另外兩個就算了。
也是挺神奇的,同一個老子,只有一個是正的,另外兩個歪的離譜。
會客廳後面是老蔣的辦公室,辦公室的最後面掛著國父孫先生的巨幅畫像。
畫像的上面寫著“天下為公”,左右則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陳默撇撇嘴,不客氣道:“老蔣自己幹了什麼心裡沒點ac數嗎?他天天看著孫先生的畫像,心裡真不怕啊?”
考慮到當時軍閥割據,都是一幫蟲豸!
矮個子裡拔高個,不是微操大師老蔣有能力,而是其他的既沒能力還更壞,只會在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什麼國家、百姓都不重要,民國曆史看著是真來氣!
離開二樓前往三樓,這層樓是臥室、餐廳、盥洗室和做禮拜的凱歌堂。
蔣宋二人生活習慣完全不同,不僅分房睡,連餐廳都有兩部分,美齡喜歡吃西餐,老蔣喜歡吃中餐。
禮拜也是宋美齡做的,可能看得出來蔣夫人思想上完全西化了。
來到盥洗室門口,看著裡面的設施有些普普通通,甚至有些陳舊,但這可是九十多年的裝修。
許星晚道:“馬桶、水龍頭和浴缸,好像都是當時從國外進口過來的。”
陳默回憶道:“上個世紀30年代就用上了馬桶,嘖嘖,我們老家鄉下那裡,好像到08年後新建的房子才開始有蹲便,之前都是茅廁。”
記得小時候寒暑假回鄉下老家,整個鎮上基本都是茅廁,就是那種站在兩塊木板上,然後底下是一口大缸的那種。
每隔幾個月,等裡面儲藏著不少的“肥料”後,就會挑出來去田裡施肥。
在裝蹲便之前,他最怕的就是上茅廁,實在嚇人,木板上會有蛆在旁邊爬著!
大便沒辦法,小便他都是往草叢裡尿。
想想整個國家的迅速發展,好像差不多就是08年左右開始?
再想想當年的華夏,估計絕大部分的農村地區都還住在土房子裡,馬桶和浴缸別說見,想想都不敢。
等到要下樓的時候,有兩個女生參觀的時候,還發出羨慕的感慨:
“不愧是民國大小姐,這別墅真漂亮啊!”
“一句梧桐美,種滿南京城。老蔣也很浪漫,就因為愛他夫人種了這麼多棵梧桐樹。”
“羨慕這種甜甜的愛情,要是我也能遇到這樣的老公就好了。”
陳默聽著心裡火氣冒起,真想懟對方,但想想沒必要。
等兩人走出建築,陳默重新看著美齡宮,自嘲一笑:
“這一棟美齡宮造價36萬大洋,相當於5000萬人民幣。當時一個大洋在北平能買6斤豬肉,在廣州能買25斤大米,而資金來源是老蔣挪用了大筆的軍費,先是由海陸空總司令部墊付,後來不夠讓南京財政局又承擔一部分。”
“修建美齡宮的1931年,這一年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不到半年東北全境淪陷,亡國滅種就在眼前,老蔣不積極抗日,還剿紅斂財,用軍費去建別墅,這和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唐玄宗一騎紅塵妃子笑有什麼區別?”
“1934年別墅建成,當他們坐在三樓餐廳裡吃西餐喝紅酒的時候,四萬萬黎民百姓正在啃窩頭吃野菜!”
“這是一棟別墅嗎?”
陳默搖頭,嘴角掛著不屑:“不,這是民族血淚凝成的個人享受!”
不得不說,這兩玩意兒還真是般配,一個挪用軍費建別墅,一個把去美國買飛機的軍費挪用放到銀行裡吃利息。
如今這個時代,甚至在網上還能看到懷念老蔣的,現實裡也能看到歌頌蔣宋兩人愛情的。
真是荒誕!
“這麼說也沒錯,但是建築無罪嘛。”
許星晚安撫道:“而且它還是有一些意義,來這裡看看美齡宮也能瞭解到當時蔣宋奢靡的生活,這也是一種愛國教育。”
“星晚,你說得對,是我有些上頭了。”陳默平息自己洶湧的情緒,主要是那對女生的言語太讓人惱火。
往觀光車站點走去的時候,許星晚忽然道:
“還有哦,作為本地人我要闢個謠,南京城的梧桐樹跟老蔣是沒有關係的。”
“不是老蔣下令種的嗎?”
陳默原地一怔,“一句梧桐美,種滿南京城”這種文案網上瘋傳。
MD,又是狗屎自媒體瞎編的?
等耳邊傳來許星晚的回答,陳默更是呆若木雞。
“當然不是,甚至這法國梧桐連梧桐樹都不是~”
ps:已修改好,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