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聞言,頓時噤若寒蟬。
昨日那血濺奉天殿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今日竟又有人敢觸怒龍顏!
侍衛們如狼似虎地撲上來,架起葉言的分身就往外拖。
分身卻忽然仰天大笑,笑聲中帶著幾分悲涼:“陛下!今日杖斃微臣容易,可天下寒門士子的心,您要如何安撫?!”
朱元璋猛地抬手:“慢著!”
他認真的打量了分身一陣,也許也會思考,是不是他大明的臣子轉性,還是說他大明真有不怕死的血性之臣呢?
侍衛們立刻停下腳步。
這位皇帝緩步走下御階,龍靴踏在金磚上發出沉悶的聲響,直至他站定在分身面前,幾乎是從牙縫裡擠出話來:“你給咱說清楚,什麼叫傷了寒門士子的心?咱朱元璋當了這天下的共主,何曾鬆懈?況且咱還沒有取消科舉,只是兩頭並進罷了,不說清楚……你今日必死無疑!”
“也好,臣今日就說個清楚!”現在朱元璋憤怒不假,但這就達成了分身送死的前置要求,其次的諫言要有效果……
分身再度抬頭,臉上只有悍然赴死的決心!
“陛下可曾想過,科舉雖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至少給農家子弟留了一線希望?若改行舉薦,各地官員必定優先舉薦自家子弟、姻親故舊!長此以往,朝堂豈不成了世家大族的後花園?”
這番話像一把尖刀,直接捅進了朱元璋的心窩子。
他的臉色陰沉不定,也突然想起年輕時候在鳳陽要飯的日子,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子、官員,但凡給他一個機會,但凡不用看螻蟻的眼神俯視他,豈會有今日他的造反成功之日。
所以他心中居然一驚,已經有了幾分變動之心。
“陛下明鑑!”刑部尚書錢唐又突然跪地高呼,“此子斷然是危言聳聽也!我朝官員皆是經過嚴格考核...”
“閉嘴!!!”老朱一聲暴喝,嚇得錢唐直接趴在了地上。
他剛剛說的那些什麼嚴格考核,在朱元璋聽來簡直可笑至極!
他出身貧寒,最恨的就是那些欺壓百姓的豪強權貴,若真如這小小御史所言,舉薦制一旦推行,寒門再無出頭之日,那這大明江山,豈不是又要重蹈前朝覆轍?
況且,他自己僅僅是因為科舉選不到有用的人才,這才不得不實行過去的舉薦制度,他也好奇此法不行的地方。
“哼。”朱元璋冷哼一聲,又回到龍椅處坐下,“你再說下去,朕要好好聽聽。”
葉言操控分身,一瞧有戲,馬上加大力度。
他當即挺直脊樑,聲音鏗鏘有力:“陛下!您當年起於微末,深知民間疾苦。若科舉一廢,寒門學子十年苦讀,卻連個公平競爭的機會都沒有!那些世家大族把持舉薦,將來朝堂之上,還有幾人真心為百姓說話?陛下,您打下的江山,難道要拱手讓給那些蛀蟲嗎?!”
最後一句話,宛如驚雷炸響!
朱元璋瞳孔驟縮,腦海中閃過無數畫面——幼時父母餓死的慘狀,地主豪強的冷眼,元朝官吏的欺壓……他猛地攥緊拳頭,指節咔咔作響。
“好!好一個伶牙俐齒的小小諫官!”老朱忽然冷笑起來,可這笑聲裡卻藏著令人膽寒的殺意,“那咱問你,若按科舉取士,那些只會死讀書的酸儒,又怎能真替咱治理天下?!”
分身毫不退縮,直視朱元璋:“陛下,科舉取士,考的不僅是經義文章,更是毅力與心性!寒門學子無依無靠,全憑自身拼搏,這份堅韌,豈是那些靠祖蔭的紈絝可比?”
這句話實在的的得罪了上下一眾大臣,舉薦的弊端,皇帝不可能不知道。
但百年來的歷史證明,皇帝只能屈服,此法利是大於弊的,舉薦的人才多數也確實比寒門子弟要強,因為在這古代,舉薦上的人是有地位的,最起碼看的書足夠多,而知識古代也都是貴族才能擁有,寒門可不是現代靠網際網路就能知曉一切。
葉言還準備再說,可馬上就有一名大臣眼睛一轉,立刻走出來反駁。
兵部侍郎劉煥之是突然出列,高聲道:“陛下!此子妖言惑眾,危言聳聽!舉薦制乃古之良法,豈會如他所言那般不堪?臣舉薦的侄兒劉文遠,通曉兵法,熟讀韜略,豈是那些只會死讀書的寒門學子可比?”
他這一開口,其他大臣紛紛附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