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黑海西岸出發的第42機步旅與第79摩步旅也抵達了都城以東地區,嚴陣以待。
“嘶……感覺似乎有點……”
某親王看著電子地圖上的番號,覺得“三板斧”之後,好像用不上這麼多增援部隊了,哪怕只來了一半,應該也能圍殲敵人了。
經過某皇兄首肯之後,某親王便下達了最後的圍殲命令。
參戰各野戰單位,除了留出一部分固守原地,,卡死交通要道,防止被對方打個措手不及之外。
其部可用來直接進攻包圍圈內的敵人,誰到手的獵物多,就算誰本事打,前提是不能誤傷友軍。
大明王師已經普及了敵我識別系統,但在戰況激烈的時候,誤傷事件還是無法避免。
陸軍的攻堅主力依然是“虎”-4型(原型豹II)主戰坦克,陸戰隊和空降旅倒是也從戰備倉庫裡各獲得了數十輛K-2主戰坦克,組建一個坦克營是沒問題的。
主戰坦克原本是要透過鐵路或者公路,利用火車或者拖車,最好運抵距離戰場五十公里以內再下車,避免損耗履帶。
由於津門距離明思克很近,事發突然,找不到足夠多的拖車,又擔心鐵路遇襲,陸戰隊與空降旅就一路開過來了。
先頭部隊就是坦克、步兵戰車、輪式裝甲車,其他輔助車輛寥寥無幾,因為只要遇到叛軍,皮薄餡大的玩意第一時間就會被開罐。
一路上都有當地線人引路,即使行進道路被敵方炮火摧毀,明軍也能很快使用備選路線,不會耽誤太多時間。
兩部人馬最開始沒有輕舉妄動,就是因為被某皇帝告知,他們如果立刻動手,就會打草驚蛇,讓獵物向東或者向北逃竄。
屆時會有更多城鎮與百姓遭殃,前兩天就必須用都城作為誘餌,等待路途較遠的援軍抵達戰場之後,方可動手。
現在是收網的時候,各部便可以大顯身手了。
某皇帝很淡定,因為眼前這個禮包一直沒顯示被自己收入囊中。
但願最值錢的獵物還在包圍圈裡,不然就可能變成師仁那貨了。
2T-Stalker履帶式戰車、Volat-V2輪式裝甲步兵戰車、BTR-70MB1輪式裝甲步兵戰車都不是主戰坦克的對手。
就算可以摧毀十幾輛打頭陣的主戰坦克,依然改變不了大量被圍殲的結局。
明軍的火力是叛軍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對方最後的掙扎翻不起多大的水花。
整個戰場呈現出摧枯拉朽般的勢頭,大明王師從四個方向合圍獵物,很快便完成分割。
天光大亮之後,各部基本上就開始派步兵打掃戰場了。
因為遍地彈坑,就算是裝甲車輛走走停停也很費勁,不如讓步兵溜溜達達轉一圈算了。
“該死!”
什托夫現在怕的要死,原本以為可以儘快攻佔明帝國的都城,跟那位皇帝討價還價。
現在可倒好,自己的大部分軍隊已經灰飛煙滅了。
己部在對方的猛烈打擊下,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與其落得兵敗身死得下場,當初就應該直接向西歐方向挺進。
坐在“凱門鱷”輪式裝甲偵察車裡的什托夫越想越後悔,但世上沒有後悔藥。
那位波斯王子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從錦衣玉食,到喪家之犬,完全是咎由自取。
不幸中的萬幸,在混戰時突破重圍,現在處於皮亞季河畔,只要過了河,或許可以逃出生天。
眼下跟著殺出來的只有三輛偵察車,滿打滿算,包括他自己,加起來就十三個人。
儘管手裡有槍,還有火箭筒,但心裡不慌是不可能的,現在他的對手可是明帝國皇帝。
當初西班牙、英國、波立、丹麥、神聖羅馬帝國先後出戰,都沒能戰勝這位對手。
自己兵敗明思克城下也並不稀奇,好在打到了明帝國的都城,比同行們要強得多。
如果以前或者現在的同行們能對自己施以援手就好了,這樣自己就有反敗為勝的機會了。
可惜……
什托夫也知道自己在白日做夢,但又能怎樣呢?
沒有盟友出手相助的話,自己這個起兵反抗明帝國的大英雄,最後的下場也不會太好。
難道不反抗,那位皇帝就會放過自己?
什托夫覺得這種判斷更是不靠譜,黃皮猴子皇帝依然是黃皮猴子,不會是文明人!
只有西方,才能給全世界帶來文明!
東方的黃皮猴子,只能給世界帶來災難和毀滅!
就像天啟四騎士一樣,黃皮猴子皇帝就是天啟四騎士的合體。
這個合體就是神話中的惡龍,只有文明人勇於挑戰惡龍,最終戰勝惡龍,才能讓全世界恢復應有的秩序。
休息片刻之後,什托夫就打算立刻趕路,這時候距離明思克越遠,自己就越安全。
但是沿途的橋樑都有明軍把守,為了衝橋,己部已經損失了好幾輛偵察車。
按照目前的損失速度,最多再衝三座橋,自己就會變成光桿司令了。
所以什托夫在猶豫到底是沿河而動,還是伺機過橋。
“隊長!那是什麼?”
“看外形似乎不是我們的車!”
“會不會是……”
“都隱蔽起來,看看情況!”
一個班的巡邏隊看到了逗留在河畔的三輛軍車,儘管他們不是正規軍,僅僅是本地的預備役,但也接受過相對完整的步兵訓練。
只是苦於缺乏反裝甲武器,手頭只有突擊步槍,這才沒有直接行動,而是一邊監視情況,一邊向上彙報。
某親王這裡獲得的相關情報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叛軍殘部跑到他們當地的彙報。
敵人的具體數量及裝備,都需要派軍用飛機或者地面部隊去核實。
若是數量少,就可以順手滅掉。
反之,便要等援軍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