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鑠讓下人喊來太醫,照顧已經昏倒的朱元璋。
那邊,朱棣的承受能力要好一些,但也已經是怒不可遏,急火攻心了。
還好有個朱標在安慰他,才讓他好受了一點。
直到太醫說朱元璋沒太大問題,群臣才是鬆了口氣。
現在北邊的元廷殘餘勢力在草原虎視眈眈,大明還處於較為危險的時刻,朱元璋可千萬不能倒下。
何況,現在大明的皇位傳承,有較大的變數,朱元璋一倒下,說不定就是大明內亂的開始。
在天幕技術修復還有朱元璋被太醫料理的這個過程,群臣都在小聲地討論著。
不停的有官員悄悄地問李善長:
“韓國公,陛下的後代……這……你可要好好勸說啊。”
能在這奉天殿裡站著的,可都是人精。
他們很清楚,北宋滅亡的時候,北宋朝廷的那些臣子是什麼樣的悽慘下場。
如果他們大明的皇帝這麼無能,那他們這些臣子的後代,豈不是也要受到那樣的恥辱?
如今已經知道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朱標的兒子朱允炆能力不行,算是沒有了繼承資格。
但這朱棣一脈的這個叫做朱祁鎮的後代,也確實是真的奇葩。
群臣都是憂心忡忡,希望朱元璋儘早隔代指定繼承人,那明中祖,是他們的希望了。
朱棣算是理解他大哥朱標前幾日的消沉了。
他這還是曾孫,和他隔得有點遠了。
他大哥朱標那可是親兒子,可想而知他大哥前幾日承受了多麼大的心理壓力。
朱棣只好不斷地安慰自己不氣不氣,畢竟他還有一個好曾孫——明中祖!
“好曾孫哎,你快點出來力挽狂瀾吧……求求你了……我大明……可千萬不要落得北宋那樣的下場……”
朱棣的嘴裡唸唸有詞,不斷乞求。
當朱元璋被太醫治理醒來的時候,天幕的技術故障也是剛好修好了。
天幕:
【嗨嘍!大哥好,我是up主小陳,我們終於又見面了】
【這該死的技術,弄這麼久】
【我們言歸正傳,現在,就讓我們進入大明堡宗、史上第一個留學成功的皇帝朱祁鎮的皇帝生涯】
【正統年間,蒙古的瓦剌部“也先”統一草原各部落,對大明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當時,雙方在朝貢貿易、邊境互市上爭斷不斷】
【我們的大太監王振,也就是朱祁鎮最寵信的那個太監,故意在朝貢貿易和邊境互市上,做了手腳,特意激怒也先】
【之後,正統十四年,也先以此為藉口,率領大軍南侵,攻打大同】
【這個時候,我們的留學生皇帝朱祁鎮跳出來了】
【他想效仿他的曾祖父朱棣、他的父親宣宗一樣御駕親征,建立不世之功,想立刻發兵,直搗龍城】
【但是因為時間準備不充分,而且也先的瓦剌部有備而來,實在不是發兵的時機,所以兵部尚書鄺埜、侍郎于謙、吏部尚書王直等都是極為反對】
【可朱祁鎮不聽,他的耳邊響起的,一直都在那句他弟弟明中祖所說的,“亂大明者,必太子也”,他想證明,“興大明者,必正統也”】
【加上王振在他的耳邊極力慫恿,王振對朱祁鎮說,這些臣子不讓他出徵,其實是“書生怯戰”】
【最後,朱祁鎮下定了決心,用他皇帝的權威,壓下了所有反對的聲音,並說“朕意已決,敢諫者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