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幕:曝光我將成為千古一帝

第13章 朱祁鎮出征

【於是明軍在朱祁鎮的組織下,匆促準備了起來】

【當時,大明軍隊出征的糧草只准備了十日,後勤保障不足】

【軍隊方面,算是臨時拼湊,彙集了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還有其他衛所兵、民夫,號稱50萬大軍,實際20萬人】

【隨行的有名有姓的文武大臣超過數百人,包括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等,其中,年齡最大的,便是已經75歲的英國公張輔】

【可憐的張輔,在靖難之役中為朱棣立下汗馬功勞,可他沒有想到,竟然會倒在這一場戰爭中】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此次隨行的文武大臣這麼多,甚至有四朝重臣,但這次明軍的實際指揮權,卻被朱祁鎮交給了他的親信太監——王振!】

大明,奉天殿。

殿內的氣氛十分壓抑,朱元璋本來以為他被氣倒一次後,心理承受能力會好很多。

他萬萬沒有想到,這朱祁鎮開局給他拉了一坨大的。

先是倉促出征犯了兵家大忌,出征後,竟然將軍隊的指揮權全部交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太監?

離譜!太離譜了!

這簡直就不是一個正常人能想出來的操作。

借用天幕常常說的一句話,真是老奶奶進被窩——給俺老朱整笑了。

“好啊!好好好!好極了!”

這一次的朱元璋,並沒有倒下,反而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老四,這可真是你的好後代吶!”

朱棣也是怒火滿滿,指著他最引以為傲的孫子朱瞻基道:

“這可真是你的好兒子吶!”

群臣,面面相覷,不知道朱元璋的後代,怎麼能出現這麼一個智障。

天幕:

【接下來,就到了大明災難的行軍】

【七月十六日,大明的大軍駛出居庸關,但因為當時的天氣惡劣,連夜大雨,道路泥濘,所以大軍計程車氣十分低落】

【七月十九日,大軍抵達宣府,這時群臣再次請求回京或者駐蹕,又一次遭到了王振的呵斥】

【八月初一,大軍抵達大同,因為前線已經和瓦剌交戰,戰場極為慘烈,從未見過此畫面的王振心中感到十分害怕,於是勸朱祁鎮撤軍,大明的軍隊,沒有和瓦剌交戰,僅僅是因為太監王振的害怕,便撤軍了】

【撤退途中,本來應該要按照既定的路線走】

【但是王振為了在家鄉人的面前炫耀他已經大富大貴,於是下令大軍改道要經過他的家鄉蔚州】

【大軍行軍了四十里路後,王振又害怕大軍踩踏他家鄉的莊稼田產,又再次下令改道東行,回到原本的撤退路線】

【也是因為這次的改道,讓大明的軍隊浪費了兩天的時間,而在這個時間裡面,瓦剌的騎兵,早就已經佔據了大軍回京的必經之路——宣府至居庸關的通道】

【八月初十,等到大軍行駛到宣府的時候,瓦剌騎兵開始騷擾,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率4萬精銳斷後,在鷂兒嶺中伏,全軍覆沒】

【八月十三日,疲憊飢渴的明軍退至土木堡】

天幕上,出現土木堡的地形圖,旁邊沒有任何天險,就算是再不懂軍事的人,也知道這個地方是不能駐軍的。

【而當時,明軍明明離懷來城只有20裡的路程,那裡比土木堡安全得多,為什麼大明的軍隊偏偏要駐紮在土木堡呢?】

【這是因為,當時王振的私人財產一千多輛輜重車,沒有跟上大軍前進的速度】

【於是,在其他將領們建議進駐懷來城的時候,王振要朱祁鎮全部拒絕,並且強行命令大軍在土木堡等候,僅僅是為了等待他的那些財物】

【而這,也是明軍噩夢的開始,大明的人們,永遠都忘不了那沉痛的一天】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