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開局拉滿神探技能

第167章 開始研究陳年舊案

30分鐘後,刑偵隊會議室內。

當王佳教導員抱著一本厚重的案卷資料步履沉重地走進會議室時。

姜東、小汪、方妍以及李旭四人早已在會議桌前正襟危坐,每個人的面前都攤開著筆記本。

啪“的一聲悶響,那本足有80厘米厚的案卷資料重重地墜落在辦公桌上,激起一層薄薄的灰塵。

李旭望著眼前堆積如山的卷宗,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他轉向王佳教導員說道:“王教導,真沒想到這個案件的卷宗竟然這麼厚實,看來是個硬骨頭啊。“

王佳教導員摘下眼鏡,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嘴角卻浮現出一絲苦笑:“這還只是其中的主要部份,遠不是全部資料。”

“這個'3·15連環殺人案'從案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年,期間前後經歷了四次專案組重組,每一次都要把所有證據重新梳理一遍。“

說著,他小心翼翼地翻開幾頁已經泛黃的卷宗。

“你們看,這些最早的材料都已經嚴重損壞了,有些指紋採集報告的字跡都模糊不清了。“

他繼續解釋道:“更麻煩的是,每次專案組重新調查都會產生大量新的材料。”

“詢問筆錄要重新做,物證要重新檢驗,監控要重新排查...”

“這些年來,光是走訪調查的記錄就積累了上千份。”

王佳教導員拍了拍厚重的卷宗,“這還不包括電子檔案庫裡的影片資料和電子文件。”

“說實話,現在連我自己都記不清這個案子到底有多少材料了。“

李旭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輕輕撫摸著卷宗磨損的邊角。

“從這個案卷的厚度和磨損程度就能看出來,我們刑偵隊在這個案件上投入了多少心血。”

“每一頁紙都記錄著辦案人員的汗水,每一個指紋都凝聚著偵查員的智慧。“

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環視眾人,“這次局裡把這個案子交給我們,既是對我們的信任,也是對我們的考驗。“

他緩緩搖頭,眉宇間浮現出深深的感慨之色,目光在會議室裡環視一圈後,沉聲說道:“好了,既然大家都到齊了,我們就抓緊時間開個短會。“

說著,他翻開面前的筆記本,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今天召集大家開會的主要目的,是要傳達一個重要的工作任務——根據馬局長的指示,我們需要重啟一起命案積案的調查工作。“

稍作停頓後,他繼續解釋道:“這個決定並非馬局長個人的想法,而是根據局黨委的統一工作部署作出的。”

“大家都知道,當前正值我們公安機關深化改革、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可以說是我們幹事創業、建功立業的最好時機。“

說到這裡,他的語氣漸漸加重:“特別是局長對案件偵辦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強調要'命案必破',這對我們來說既是壓力,更是動力。同志們一定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

“說到機遇,“他翻開另一頁資料,“今年我們隊的立功受獎情況大家都看到了,這實際上是一種激勵機制。”

“但我要提醒大家,榮譽背後是沉甸甸的責任。“

他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我們刑偵隊作為公安局的尖刀力量,是打擊刑事犯罪的主力軍,肩負著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神聖使命。”

“這份使命光榮而艱鉅,在某種程度上說,是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重託。“

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們能夠出色完成這些任務,自然會獲得應有的榮譽和表彰;但若是工作出現重大疏漏,等待我們的可能就是嚴厲的問責。”

“作為刑偵隊長,我比任何人都希望看到我們隊蒸蒸日上——希望每一次出警都能有所收穫,每一個案件都能圓滿偵破,每一起血案最終都能將兇手繩之以法。“

說到這裡,他的表情突然凝重起來:“但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

“就拿今天要重啟調查的這個案件來說——這是一起發生在十年前的懸案。“

他翻開案卷,聲音低沉:“5年來,局裡先後組織過五次專案攻堅,投入了大量警力物力,但始終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場物證有限,線索時斷時續,這確實是個難啃的硬骨頭。“

他緩緩翻開泛黃的案卷,指尖在時間資訊欄上微微停頓,目光變得凝重:“根據記錄,案發時間是十年前的3月15日凌晨。當時在城郊結合部的錦繡花園小區23棟302室,發生了一起滅門慘案。”

“被害者是一家三口——35歲的男主人張明,32歲的女主人李芳,以及他們年僅6歲的女兒張小萌。“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道:“現場勘查顯示,沒有任何明顯的搏鬥痕跡。”

“兇手作案手法極其專業,幾乎沒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案發後,市局立即成立了'3·18'專案組,調集了最精銳的刑偵力量,對現場進行了地毯式勘驗,提取了數百份物證樣本。”

“同時,我們在全市範圍內布控,排查了所有可能的目擊者和知情人。“

說到這裡,他的聲音變得更加沉重:“專案組連續工作了一個多月,走訪調查了周邊五個社群,排查了將近兩三千名相關人員,但令人遺憾的是,始終沒有鎖定任何有價值的嫌疑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案件逐漸陷入了僵局。“

“這個案件的社會影響極其惡劣。”

他環視眾人,“死者的母親王秀蘭老人就這麼一個兒子,是典型的獨生子女家庭。案發後,老人幾乎精神崩潰。”

“這不僅給老人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穩定。“

他合上案卷,轉向在座的同事:“在座的各位大多參與過這個案件的後續調查,只有姜東同志是第一次接觸。”

“我建議先給大家一些時間熟悉案卷資料,然後再展開討論。“

這時,王佳微笑著插話道:“其實有個更直觀的方式。”

“我記得兩年前我們重啟調查時,在會議室的投影儀裡儲存了完整的現場照片和物證資料。”

“這些影像資料比文字記錄更能幫助我們還原案發現場。“

說著,他起身走向投影儀控制檯。

“我認為完全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對整個案件進行一次系統性的梳理和覆盤。”

“這樣做一方面能夠幫助我們專案組成員重新熟悉案件細節,查漏補缺;另一方面也能讓新加入的姜東同志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案件的核心內容。“

李旭聽完這番建議後,眼睛頓時一亮,立即點頭表示贊同:“這確實是個絕佳的主意!

“我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