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隨即調整坐姿,身體微微前傾,神情專注地說道:“那就有勞王教導員了。請您為大家簡明扼要地介紹一下這個案件的基本情況,重點突出關鍵線索和偵辦難點。“
王佳教導員聞言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回應道:“沒問題,這個案件上次就是由我負責向局領導彙報的,相關材料我都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
說著,他轉頭看向一旁的同事:“方妍,麻煩你幫忙把投影儀除錯一下,順便把會議室的燈光調暗些。“
待投影儀啟動、裝置除錯完畢後,王佳拿起鐳射筆,環視在場眾人後開始講解:“好的,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梳理一下這起'3·15'命案積案的基本情況。”
“今天的彙報主要分為四個部分:接報警情、現場勘查、屍檢報告和案件偵查進展。“
“首先來看案件的第一部分——接報警情。“
王佳用鐳射筆指向投影螢幕上的案發現場照片,語氣變得凝重:“3月15日早晨8時17分,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報警人是死者的鄰居張某某,據其陳述,當天早晨他前來邀約死者外出洽談生意。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位鄰居與死者一家關係密切,經常有生意往來。“
王佳點選遙控器切換到下一張幻燈片,繼續道:“據鄰居反映,當時他反覆敲門卻始終無人應答。”
“在多次嘗試未果後,他試著推了推門,沒想到房門竟然沒有上鎖。”
“這個細節非常關鍵,說明要麼兇手離開時沒有鎖門,要麼死者家中當時有人活動,暫時沒有鎖門。“
說到這裡,王佳停頓了一下,讓與會人員有時間消化這個重要細節,然後繼續道:“當鄰居進入室內後,發現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夫妻二人倒在臥室,他們年僅7歲的女兒則倒在客廳。更令人痛心的是,小女孩的死亡現場顯得尤為慘烈。”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當時的現場照片:臥室裡的夫妻二人呈仰臥姿勢,而客廳裡的小女孩......“
他的聲音不自覺地低沉下來,會議室內的氣氛也隨之凝重,“現場情況確實非常殘忍,從照片上可以看到明顯的搏鬥痕跡和大量血跡。“
隨後,王佳切換幻燈片,展示出法醫報告:“經過全面細緻的屍體解剖,我們確認三名死者的死亡時間在3月14日晚上10點至12點之間。死因均為機械性窒息合併多處致命刀傷。具體來說......“
王佳確保每個人都清楚瞭解案件的醫學證據後,又補充道:“法醫還提取了關鍵生物檢材,目前正在做進一步檢測。“
最後,王佳教導員意味深長地笑了笑,雙手交叉放在桌面上,緩緩說道:“同志們,目前我們掌握的這些情況,其實只是專案組經過多次反覆研究後得出的階段性結論。”
“這個案子就像一本翻開的書,遠沒有到可以畫上句號的時候。“
他環視了一圈在座的刑警,繼續道:“現在專案組內部存在兩種主要觀點:一派人根據現有證據傾向於認定這是侵財性殺人案件。”
“而另一派則更支援報復性殺人案件的判斷。”
“這兩種觀點都有其合理性,也都存在需要進一步驗證的地方。”
“以上就是案件的基本情況彙報。“
就在王佳教導員深入講解案件細節時,姜東的注意力完全被投影螢幕上的現場照片所吸引。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刑警,他深知現場勘察在案件偵破中的關鍵作用。
在他看來,現場勘察不僅是案件調查的起點,更是整個偵查工作的基石——因為這裡是一切物證的原始來源,也是唯一可以反覆研究、不斷挖掘新線索的環節。
姜東在心裡默默對比著其他偵查手段的侷限性:監控影片雖然直觀,但它的內容是固定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走訪調查雖然重要,但受制於被詢問人的記憶和配合程度。
唯獨現場勘察具有獨特的價值——即便是同一個偵查員,在不同時間重返現場都可能會有新的發現。
而不同的專業人員從各自專業角度觀察同一個犯罪現場,更可能捕捉到別人忽略的細節。
這正印證了刑偵界那句老話:“一千個偵查員眼中,就有一千個不同的犯罪現場。“
30十分鐘後,案情彙報告一段落。李旭隊長說道:“剛才王教導員介紹的這個案件基本情況,我想小汪和方妍兩位應該都不陌生,之前專案會上應該都聽過相關彙報吧?“
被點名的兩人立即點頭回應,小汪補充道:“是的!李隊,這個案子我們跟進過幾次案情分析會。”
“可能在座的同事裡,只有姜東是新加入專案組的,對這個案件還不太熟悉。“
就在這時,一直專注於研究現場照片的姜東突然抬起頭,若有所思地問道:“李隊,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得到李旭肯定的眼神後,他繼續道:“既然各位對這個案件都比較熟悉,那如果在後續偵查過程中遇到複雜情況,是不是可以直接向你們請教?“
“當然可以,專案組就是要集思廣益。“
李旭肯定地點頭,隨即問道:“你現在就有什麼發現嗎?“
姜東推了推眼鏡,指著照片中的某個細節說:“我想確認一下,案發現場的室內財物到底有沒有丟失?”
“或者說,現場有沒有明顯的翻動痕跡?這個細節對判斷案件性質很關鍵。“
聽到這個切中要害的問題,李旭和王佳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王佳忍不住讚歎道:“這個問題確實問到點子上了!“
李旭則露出讚許的神色:“看來你已經抓住這個案子的關鍵矛盾點了。“
“當時我們進入室內的時候,發現室內比較凌亂,但是你也知道城鄉結合部這個地區的人群啊,相對來說層次就不高,室內也並不是特別整潔。”
“所以說,我們在現場檢視時,結合周圍的環境來看,對於這個室內狀況,我們的確是沒有辦法確定的。”
“不過,當時死者親屬反映,死者家裡存放錢財的地方並沒有明顯的丟失。
”“這個死者排查有沒有重大的矛盾呢?比如說一些糾紛或者是生意上的往來?““這個死者的確曾經從事一些小本買賣的生意。”
“我們排查了幾個可疑人員,都並沒有發現他們作案的時間。”
“那除了這些之外,當時這個門是怎麼開啟的?兇手侵入室內的途徑是如何的?“
“經過我們的勘察,他應該是透過窗戶——把玻璃取下來開啟的。”
“當時玻璃是從裡邊鎖起來的,他拿了一個玻璃刀把它劃開之後鑽進去。”
“作案時間肯定是在夜深人靜時實施的。”
“而且當時經過現場勘察發現,當他進入室內的時候,其實驚醒了兩個成年人,他們都起床了。”
“所以說發生了打鬥,只不過可能這個兇手相對比較強壯,一下子就制服了兩個......“
接著,江安說道:“既然兇手使用匕首進行切割,那麼室內的血跡啊,有沒有可能是兇手受傷留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