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修斯世界的塵埃尚未落定,“帝皇之劍”的輝光仍在觀禮臺眾人的視網膜上灼燒,其展現出的超越時代的戰力與蘊含的泰拉意志,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帝國錯綜複雜的權力結構與軍事體系中激盪起層層漣漪。
而這漣漪最為洶湧澎湃之處,便是人類帝國最為倚重的尖刀與基石——星際戰士軍團。
泰拉軌道,鋼鐵之環要塞深處。
不同於盧修斯世界騎士機甲測試場那般喧囂,此地的氛圍是另一種極致的、冰冷的肅殺。
巨大的全息星圖懸浮於指揮大廳中央,其上銀河璀璨,光點密佈,代表著帝國疆域、艦隊動向、以及…無數或明或暗的威脅。
星圖之下,兩名基因原體屹立如沉默的山巒。
羅格·多恩,帝國之拳的原體,身披明黃色的厚重動力甲,甲冑上每一道傷痕都彷彿訴說著堅守與不屈的史詩。
他面容剛毅如同花崗岩雕琢,線條硬朗,下頜緊繃,淡色的眼眸中不含絲毫情緒波動,只有如同要塞牆壁般絕對的冷靜與務實。
他巨大的、覆蓋著精工動力拳套的雙手揹負身後,站姿如同亙古不變的磐石,凝視著星圖上帝國暗面那不斷閃爍的、代表混沌侵擾與異形威脅的猩紅光點。
與他並肩而立的,是基裡曼,極限戰士的原體,五百世界的執政官。
他身披藍白相間、飾有金色橄欖枝與帝國天鷹的華麗動力甲,相較於多恩的純粹剛毅,基裡曼更顯沉穩與睿智。
他英俊的面容上帶著深思的神情,深藍色的眼眸如同蘊藏著整片星海的智慧與策略,此刻正快速掃過星圖旁不斷重新整理的資料流——
來自盧修斯世界的戰鬥簡報、“帝皇之劍”效能初步分析報告、以及馬庫拉格方面傳來的,關於新兵招募與基因種子穩定性的最新匯總。
“盧修斯世界的帝皇之劍”
多恩的聲音率先打破沉默,如同巨石滾動,低沉而直接,不帶任何修飾。
“其展現出的機動性、防禦力場技術、以及精準的靈能武器應用,遠超現有騎士機甲框架。
父親…此舉意欲何為?僅僅是為了強化一個騎士世界?”
基裡曼的目光從資料流上抬起,看向多恩,聲音平和卻充滿力量:
“不僅僅如此,羅格。帝皇之劍是一個訊號,一個模板。父親在以一種超越我們現有認知的方式,向我們,向整個帝國,展示未來戰爭的一種可能性。
一種將尖端科技、靈能力量、以及駕駛員意志高度結合的可能性。這不僅僅是武器的升級,更是…戰爭思維的革新。”
他頓了頓,指尖劃過虛空,調出“帝皇之劍”對抗“烈焰裁決者”的戰術分解圖。
“看這裡,震盪拳套對能量武器的干擾,靈能聚焦陣列對關鍵節點的精準打擊…這種效率與精準,值得軍團借鑑。”
多恩花崗岩般的面容沒有絲毫變化,只是微微頷首:
“效率值得肯定。但其技術核心,尤其是蓋勒力場增強器的穩定小型化、靈能聚焦陣列的低功耗高精度控制,目前仍高度依賴泰拉的直接技術支援,且維護成本與複雜性遠超現有裝備體系。
大規模列裝軍團,短期內不具備可行性。帝國之拳的職責是堅守,我們需要的是可靠、耐用、易於大規模生產和維護的裝備。”
“同意。全面列裝不現實,但技術下沉與理念吸收至關重要。”
基裡曼點頭,深藍色的眼眸中閃爍著策略家的光芒。
“父親透過盧修斯世界向我們展示了方向。而我們的職責,是將這種方向的啟示,轉化為切實提升軍團戰鬥力的路徑。尤其是在當下。”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星圖,看向那無數閃爍的威脅光點,以及代表兵員與裝備補充的、許多並不樂觀的資料。
荷魯斯之亂雖已平息,但其帶來的創傷深可見骨。
半數軍團背叛或遭受重創,忠誠軍團亦損失慘重,無數經驗豐富的阿斯塔特老兵戰死沙場。
兵員的補充,基因種子的穩定,裝備的損耗與更新,以及應對銀河各處此起彼伏的叛亂餘孽、異形侵襲和混沌腐蝕,這一切都如同沉重的枷鎖,壓在每一位忠誠原體肩上。
帝國需要新的血液,更需要新的傳承方式,以應對愈發嚴峻的挑戰。
“新血”
多恩說出了基裡曼心中的關鍵詞,他的目光掃過星圖上幾個重點標註的徵兵世界。
“傳統的選拔與改造流程,效率無法滿足需求。損失率依舊偏高。”
即使是意志堅如鋼鐵的多恩,也必須面對這冷酷的現實。
帝國之拳及其子團在各個鋼鐵防線上的傷亡數字,從未真正降低過。
“不僅僅是效率,羅格。”
基裡曼的聲音變得凝重。
“還有質量,以及…穩定性。”
他調出一份加密資料,許可權極高,僅限原體閱覽。
“來自巴爾的訊息,聖吉列斯兄弟的聖血天使軍團,雖在父親的干預下,黑怒與紅渴的詛咒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其基因種子的不穩定性依然存在,對新兵改造的成功率和後期心智狀態構成持續威脅。
還有,來自芬里斯的訊息,太空野狼的基因種子狼性編碼依舊難以預測,過度突變的風險並未根除。
甚至…包括我的極限戰士,基因種子也並非完美無瑕,在極端壓力或特定靈能環境下,仍可能出現不可預料的排異反應或隱性缺陷顯化。”
他看向多恩:
“帝國的基石不能建立在有裂縫的基因之上。父親…他似乎預見到了這一點。盧修斯世界的帝皇之劍,其駕駛員與機甲的高度同步,某種程度上了提供了一種…外部強化與穩定的思路。但對我們而言,根源,始終在於基因種子本身和阿斯塔特改造手術。”
多恩沉默了片刻,花崗岩般的面容上第一次出現了極其細微的、近乎不可察覺的凝重。
“父親的意志,已對此有所指引?”
基裡曼微微搖頭:
“父親自網道危機後,意志雖已甦醒,但溝通依舊…晦澀而宏大。他給予了方向,但具體的路徑,需要我們自己探尋。
他近期透過馬卡多大人傳遞的意志碎片中,多次強調了最佳化、適應與傳承。”
他伸出手,指向指揮大廳一側被嚴密防護的基因庫方向。
“我認為,是時候啟動那些被封存的、源自父親早期研究的基因種子最佳化方案了。並非創造新的原體,而是在現有基因種子基礎上,進行謹慎的、可控的強化與穩定性提升。”
多恩的目光銳利起來:“基因鍊金術。風險極高。任何未經絕對驗證的基因操縱,都可能引發比缺陷本身更災難性的後果。帝國之拳的基因種子穩定性優先於一切特性強化。”
“風險與機遇並存,羅格。”
基裡曼語氣堅定。
“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父親早期的研究資料雖然殘缺,但方向是明確的。我們需要集中所有軍團最頂尖的藥劑師、基因士,在泰拉和火星的聯合監督下,成立一個最高階別的基因種子最佳化專案。
目標並非一蹴而就的完美,而是針對各軍團基因種子最突出的缺陷,進行有針對性的、漸進式的修補與強化。
比如,針對聖血天使的紅渴,是否可以引入某種基因穩定序列,抑制血渴衝動?針對太空野狼的突變,是否可以強化基因鎖,降低不可控變異機率?”
他看向多恩:
“帝國之拳的堅韌與穩定性,正是這個專案最需要的基石。我們需要你的支援,羅格。你的謹慎與務實,可以確保專案不會滑向危險的激進實驗。”
多恩沉默了,他淡色的眼眸凝視著星圖上帝國遼闊的疆域,彷彿在衡量著堅守傳統與擁抱變革之間的巨大權重。
許久,他緩緩開口,聲音依舊低沉而堅實:
“可成立專案。但必須遵循最高安全協議。所有實驗必須經過三重驗證。
帝國之拳將提供基因種子樣本與藥劑師團隊,但最終是否應用最佳化成果,需根據驗證結果,由各軍團原體自行決斷。”
“明智的決定。”
基裡曼鬆了口氣,多恩的支援至關重要。
“這將是阿斯塔特歷史上最宏偉的工程之一。除此之外”
他話鋒一轉,調出了另一份計劃書。
“新兵的選拔與訓練體系,也需要同步革新。傳統的星球選拔制度雖然能保證兵源素質,但範圍相對侷限,且週期漫長。
我認為,可以建立一套跨星系的、標準化的預備役選拔機制。在更多的世界設立初步篩選和基礎訓練營地,利用最新的神經感測和生理指標監控技術,更早地發現具有阿斯塔特潛質的苗子,並進行定向培養。這不僅能擴大選拔基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適應改造手術,降低淘汰率。”
“標準化訓練大綱需由泰拉統一制定,並加入對混沌腐蝕的初步辨識與抵抗訓練。”
多恩補充道,他永遠著眼於最實際的風險。
“所有預備役營地必須接受審判庭的定期審查。”
“當然。”
基裡曼贊同。
“這將是一個系統工程。而這一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軍團的新血,不僅數量上得以補充,更在質量上、在心智的堅韌程度上,超越他們的前輩。
他們將要面對的,是一個更加黑暗、更加危險的銀河。”
兩位原體的意志,在這一刻達成了共識。
基因種子的最佳化與新兵選拔的訓練革新,如同雙翼,將承載著星際戰士軍團的未來。
火星,奧林匹亞山脈深處,新建成不久的“萬機之神意志”基因研究聖殿。
這裡的氣氛與泰拉的鋼鐵之環截然不同。
空氣中瀰漫著消毒藥水、營養液和微弱臭氧的混合氣味,取代了硝煙與機油。
冰冷的白色合金牆壁取代了粗獷的鋼鐵結構,無數粗細不一的透明導管鑲嵌在牆壁和天花板上,裡面流淌著不同顏色的液體或能量流,連線著密密麻麻、如同蜂巢般的精密培養艙室。
低沉的、如同億萬心跳匯聚而成的嗡鳴聲是這裡的主旋律,其間夾雜著機械運轉的細微聲響和技術神甫們用二進位制程式碼進行的快速交流。
聖殿核心,一個無比巨大的、由強化玻璃和精金框架構成的環形觀察平臺,懸浮於一個廣闊得如同地下湖泊般的基因培養池上方。
池內並非清水,而是濃稠的、閃爍著幽綠色熒光的營養液,無數複雜的氣泡緩緩上升破裂。
池底,密密麻麻地排列著數以萬計圓柱形的金屬培養艙,如同沉睡的巨卵,艙體表面閃爍著各色指示燈,連線著無數資料管線,實時監控著內部正在發生的、生命的奇蹟與風險。
貝利薩留·考爾,大賢者中的異數,此刻正站在觀察平臺的最前沿。
他龐大的機械身軀經過再次“升級”,更加臃腫複雜,無數條靈巧的機械附肢從袍袖下伸出,如同活動的金屬叢林,同時操作著數十個懸浮的資料板和控制終端。
他的金屬頭顱上,光學鏡片以驚人的頻率閃爍著,倒映著下方基因池浩瀚的資料流。
他的身邊,站著來自不同軍團的頂尖藥劑師代表。
他們穿著各自軍團徽記的白色或灰袍,表情嚴肅,眼神中混合著期待、謹慎與一絲對考爾這異端天才的本能排斥。
這些人是各軍團基因種子最權威的守護者與研究者,此刻卻被召集於此,參與這項由泰拉最高意志推動、基裡曼主導、考爾具體執行的“基因種子最佳化專案”。
“觀察第七區,序列88至12”
考爾的一個機械附肢指向下方基因池的某個區域,合成音調帶著一種近乎狂熱的興奮,卻又強行壓抑著
“注入穩定性催化劑Alpha7變體。注意端粒酶活性變化與基因鏈靈能親和性波動。”
下方對應的培養艙群中,幽綠色的營養液微微變色,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淡金波紋。
懸浮的資料板上,無數基因序列圖和生理指標曲線如同瀑布般重新整理。
“極限戰士基因種子樣本,GH-88序列,端粒酶活性提升0.3%,靈能親和性波動…趨於平穩!”
“聖血天使樣本,VT-12序列,紅渴相關基因片段表達抑制初步見效!但造血幹細胞活性出現異常亢奮!需要調整催化劑劑量!”
“帝國之拳樣本,KL-01序列無顯著變化穩定性…依舊極高。”最後一句彙報帶著一絲近乎失望的平淡。
藥劑師們緊張地記錄、分析、低聲討論。
每一次微小的成功都帶來短暫的興奮,每一次異常都引發緊張的排查。
這裡是基因鍊金術的最前沿,每一次注入的試劑,每一次引數的調整,都可能創造更完美的戰士,也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基因崩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