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生活志

第6章 太子宮承明殿內,劉據....

太子宮承明殿內,劉據對著竹簡狠狠皺眉。自被武帝責令「每日抄錄《公羊春秋》十遍」後,他的課業陡增三成,連案頭的博山爐都因久未添香而冷透。太傅剛退下,側妃李氏便端著參茶進來,袖口飄來若有似無的玫瑰香——這是皇后賜的「駐顏露」,與太子妃王氏慣用的沉水香截然不同。

「殿下近日清減許多。」李氏指尖輕輕按上他的肩膀,「昨兒臣妾讓人燉了鹿肉粥,補補身子可好?」

劉據剛要開口,外間忽然傳來侍女通傳:「太子妃駕到。」

王氏身著正紅翟衣,腰間「宜子」玉佩撞得叮噹響。她掃了眼李氏搭在太子肩上的手,面上笑意不減:「殿下,太皇太后今早讓人送來《女戒》抄本,說是要給側妃們講講婦德。」

李氏垂眸退開,指尖卻在太子後頸輕輕一劃。劉據渾身一僵,想起昨夜她在榻上低吟「金屋藏嬌」的模樣。王氏的聲音還在耳邊絮叨「禮賢下士」,他卻突然起身:「孤要去武庫檢視甲冑。」

這一躲,竟躲出了禍事。三日後,李氏小腹突然劇痛,太醫院診脈後跪成一片:「側妃遭了『血魂咒』,胎兒……保不住了。」

劉據盯著滿地血汙,想起李氏流產前一日,王氏曾遣人送來「安胎藥」。他猛地掀翻藥碗,琥珀盞碎成齏粉,映著他通紅的眼:「去告訴皇后,孤要搬去承明殿獨居!」

椒房殿內,顧嫣正對著青銅鏡簪步搖。鎏金鳳凰的尾羽掃過鬢角,她忽然輕笑一聲,將雙魚玉佩塞進袖口——這是前日在太液池邊「撿」的,玉質溫潤,刻著「長毋相忘」,倒像是對兒女子語。

「娘娘,琉璃瓶已經按您說的擺好了。」侍女琉璃捧著半人高的琉璃瓶進來,瓶中幾尾紅鯉正圍著翡翠蓮花打轉,細沙裡還埋著碎鑽,折射出五彩光暈。

顧嫣滿意點頭,指了指案頭的《上林賦》竹簡:「把這個捲起來,跟瓶子一起送去未央宮。」

琉璃面露難色:「這……是陛下親賜的墨寶,臣妾怕是……」

「無妨,」顧嫣眨了眨眼,「陛下若問,就說本宮要拿它鎮魚。」

乾清宮內,劉徹盯著案上的琉璃瓶挑眉:「她倒是會玩。」

瓶中紅鯉甩尾,將翡翠蓮花撞得輕晃,細沙裡的碎鑽忽然折射出光芒,在《上林賦》竹簡上投出星點光斑。劉徹伸手撥弄魚食,忽然瞥見瓶底壓著的雙魚玉佩。

「陛下,安貴人求見。」梁九功的通報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安貴人著一身青色素裙,伏地時袖口滑落,露出腕間「避子金」——那是太皇太后賜給後宮無寵嬪妃的「安慰劑」。劉徹目光一冷:「說吧,你要告誰?」

安貴人顫抖著呈上雙魚玉佩和一卷帛書,帛書上是女子筆跡的《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

劉徹指尖劃過「雙珠」二字,忽然想起顧嫣送的琉璃瓶裡,紅鯉正是一對。他抬眼望向殿外,正見顧嫣抱著琉璃瓶蹦蹦跳跳走來,髮間步搖隨步伐輕晃,倒像是無憂無慮的小女孩。

「陛下萬福!」顧嫣福身時,雙魚玉佩從袖口滑出,正落在劉徹腳邊。她慌忙去撿,卻被他搶先一步握住:「這玉佩,你從何處得來?」

她垂眸不語,指尖絞著裙角,半晌才輕聲道:「春日遊上林苑時,有位少年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