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小十二自焚了?!”
朱標滿面愁雲,聲音發顫地向蘇河確認:
“蘇…蘇兄,你確定沒記錯嗎?允炆竟然逼死了他的親叔叔?!”
兩人的疑問未等蘇河回答,馬皇后已先開口:
“唉…皇權之爭,自古以來便是皇家最大的忌諱。本以為有我和你父皇的嚴厲教導,你們兄弟子侄間不會發生這等慘事。如今看來,千年的悲劇,終究還是應驗在我們朱家。”
“可憐了小十二,他是多麼孝順的孩子…竟然選擇以死明志。標兒,日後你一定要對十二弟多加照拂,他是個好孩子。”
馬皇后重新閉上眼睛,蘇河描述的畫面彷彿已浮現在她眼前。
看著眾人的反應,蘇河沒有停頓,繼續道:
“諸位,還沒完。建文帝得知十二叔自焚後,為了掩蓋自己的過錯,竟命史官如此記載:‘湘王朱柏,知法犯法,畏罪潛逃,自焚而亡,諡號‘戾’,無子絕後,封國廢除!’”
蘇河此話如同驚雷,在場的皇室成員無不驚出一身冷汗。
朱棣更是眼前發黑,身體搖晃,幾乎站立不穩。
朱標渾身發抖,難以置信:
“什…什麼?諡號‘戾’?!封國廢除?!允炆真的做出瞭如此大逆不道、違背祖宗的事?!”
蘇河冷靜地點點頭,彷彿在陳述與自己無關的事實:
“確實如此。這些記載,後來都被永樂大帝特意整理儲存下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些文書,在後世依然儲存在博物館中。”
蘇河在遊覽明故宮時,曾在歷史展館見過相關記載的譯文。
確認了朱允炆的所作所為,朱標再也無法遏制怒火,整個人如同即將爆發的火山:
“逆子!逆子!簡直是十惡不赦的逆子!抹殺親叔叔的歷史功績,還給他安上如此惡毒的諡號!我朱標怎會生出這樣的逆子啊!!”
一向以仁厚著稱的太子朱標,根本無法接受自己的兒子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悲痛欲絕地仰天長嘆。
馬皇后此刻也深受震動,喃喃自語:
“怎麼會這樣…小時候那麼乖巧的孩子,怎會把事情做到如此地步…”
作為國母,她為朱柏的遭遇感到深深的愧疚和惋惜。
“無子絕後,封國廢除”,這八個字的分量,比直接奪取性命更為沉重。
湘王朱柏沒有子嗣,意味著他這一脈斷絕了。
封國被廢除,代表這位皇子從此與曾經的封國再無關係。
如此壯烈的結局,只因削藩而起。
這位湘王朱柏,被自己的親侄兒朱允炆以莫須有的罪名構陷。
為了掩蓋罪行,朱允炆甚至篡改史書。
想到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兒子朱允炆,朱標感到一陣無力,彷彿一拳打在棉花上。
他悲憤難抑,閉目流淚:“逆子啊!!!我朱標怎會有這樣的後代!難道這是上天對我的懲罰?我何錯之有?!”
一旁的朱棣也深受震動,精神恍惚。
他腦海中浮現出那個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十二弟朱柏,追在身後喊著“四哥、四哥”的情景。
這畫面隨即又被蘇河描述的場景取代:朱柏騎著白馬,手持弓箭,無畏地躍入火海自焚。
“允炆欺人太甚!小十二不該如此……”
許久,朱棣才沙啞地說出這句話。
“四弟放心!”朱標語氣沉重,“回去後,我定對允炆嚴加管教!更要立下家規:後世子孫,誰敢傷害親叔伯,哪怕我身在九泉,也絕不饒恕!”
朱棣感激萬分:“皇兄深明大義!弟感激不盡!”
兄弟二人對親情的珍視無需多言。
聽聞弟弟如此慘烈的結局,心中劇痛可想而知。
“哎~命運弄人……”馬皇后眼神悠遠,“重八啊重八,你若知曉這些,怕是要後悔莫及了。”
她並未沉溺悲傷,而是冷靜地梳理著前因後果。
她看向蘇河:“後來呢?小十二自焚後,棣兒是如何起兵的?”
理解了朱柏的死,她已明白朱棣為何能成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