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疼愛的弟弟被親侄兒逼死,死後還遭惡諡羞辱,加上其他藩王被廢黜流放。
這一切都點燃了仇恨的火焰。
但沒有其他藩王的暗中支援,單憑燕王之力,不可能對抗中央朝廷。
蘇河接著講述:
“燕王朱棣得知十二弟被逼自焚並得惡諡,悲憤吐血。建文帝除掉湘王次日,便派人前往燕王封地查探。”
“朱棣老謀深算,深知來者不善,於是當眾裝瘋賣傻,從府邸一路鬧到城牆下,甚至長期食用豬食以麻痺建文帝派來的監視者,這才暫時消除了建文帝的疑心。”
聽到此處,朱標望向弟弟朱棣,眼中充滿憐憫,最終只是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四弟,苦了你了。”
朱棣剛從朱柏的悲痛中稍緩,又聞聽自己未來要“吃豬食”,一時呆住。
他難以置信地看向蘇河:“蘇河,你……此言當真?我堂堂燕王,竟會淪落至此?”
他懷疑蘇河因之前不快而誇大其詞。
蘇河攤手:“永樂,你覺得我騙你有何好處?再者,若你身處那般絕境,面對大軍壓境前的試探,除了裝瘋示弱,還能如何?”
朱棣啞然,沉思片刻,不得不承認:“確然。若真到了那一步,為求自保……也只能如此。”
他終於接受了這殘酷的未來。
馬皇后端坐桌旁,心煩意亂,五味雜陳。
她閉上眼,整理著蘇河帶來的資訊:
孫子繼位,一年內削藩五位親叔叔,四位被廢流放,一位被逼自焚。
另一位起兵前還要忍受裝瘋食穢之辱。
明明是一家人,卻因猜忌和權力,落得手足相殘,最終孫子被兒子趕下臺,生死不明。
這正是她和朱元璋最不願看到的局面。
朱元璋剛離世,孫子就對叔叔們揮起屠刀。
“哎~重八呀重八……”馬皇后睜開眼,語出驚人,“你呀,給後人埋下的禍根太多了!”
蘇河表示贊同:
“娘娘所言極是。造成此局面的根源,確實在於當今陛下。”
“他雖最不願見骨肉相殘,但其推行的藩王掌兵、宗親贍養過厚、乃至濫殺功臣等舉措,在他看來是避免禍亂之法,卻小覷了權力的誘惑和皇位之上滋生野心的土壤。”
“當然,娘娘,這並非說陛下不好,而是時代的侷限束縛了他的眼光。”
對於朱元璋,蘇河持中立態度。
從平民視角看,二皇子朱樉強佔民女、欺壓百姓卻僅受訓誡,實為失政。
對家人,朱元璋是好的;但對百姓,則失了人心。
這番評價說到了馬皇后心坎裡。
她目光明亮地看著蘇河:
“說得好!‘時代的侷限性’,此言精妙!如今你的出現,為大明帶來了超越時代的眼光。待日後重八能接納你之時,便是大明走向更昌盛未來之日!”
蘇河無意間的話語,讓馬皇后對他的讚許達到頂峰。
但他深知“捧得越高,摔得越慘”的道理,選擇了沉默。
馬皇后看出他的顧慮,轉向朱標:“標兒,你想讓雄英活下去嗎?”
話題突轉,關乎自己幼子性命,朱標毫不猶豫,聲音哽咽道:
“想!兒臣想!不止雄英,還有常氏!兒臣希望妻兒都能陪伴左右,不願她們離我而去!”
“好!”馬皇后點頭,“我再問你,你想讓大明江山千秋萬代,成為漢人最光輝鼎盛的皇朝嗎?”
答案是顯然的,這是歷代統治者的終極夢想。
身為太子,朱標亦是如此期許。
“想!兒臣願大明成為世間最強盛之國!”
“好!我兒有此壯志,咱就放心了!”馬皇后語氣陡然凌厲,“那我要你發誓!對著蘇河,向列祖列宗發誓!只要你在世,蘇河便不能出事!他是救你妻兒的關鍵!他是輔佐你締造強盛大明的關鍵!即便你父皇要殺他,你也要抗旨護他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