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這是什麼?”朱標好奇地問。
馬皇后隨口答道:“這是蘇河畫的他那身衣服的樣子。他說一匹布能做好幾件,我讓玉兒去織室找人按圖做了,明日看看如何。”
朱標之前就好奇蘇河的衣服,立刻說:
“玉兒,去織室時,讓裁縫多做一套送去東宮,我也試試。”
“奴婢知道了,太子殿下。”玉兒應道。
這時,蘇河已將陶罐放到石桌上,讓冰兒拿來三個瓷盆。
放好東西,他才發現朱標和朱棣:
“太子殿下來了!永樂大帝,你也來了!”
看見傳說中的永樂大帝,他顯得挺高興。
被直接叫“永樂大帝”的朱棣,臉色微變,苦笑著提醒:“那個…你叫我朱棣,或者四皇子就行。”
蘇河爽快答應:“好的永樂,我儘量改。”
朱棣嘴角抽了抽,無話可說。
“蘇兄,這是快成了嗎?”
朱標看著準備就緒的東西,心情急切。
“快了快了!”蘇河說,“太子,四皇子,你們力氣大,過來幫忙抓緊這塊屜布。”
朱棣心裡雖不情願幹活,但看到朱標已經脫下蟒袍挽起袖子,也只能照做。
兄弟倆一左一右拽緊屜布。
蘇河則高高舉起瓦罐,將裡面沉澱的草木灰和液體倒入屜布中央。
“纏緊,用力擰!把裡面的汁水都擰出來!”
一聲令下,兄弟倆同時用力,黑灰色的鹼水迅速滲出。
看著這顏色,蘇河心中一喜:
“成了!但還不夠純。冰兒,再拿幾張新屜布來,得多過濾幾次才能得到金黃的鹼水。”
冰兒很快取來新屜布。
殘餘的草木灰被丟棄。
兩人再次抓緊屜布,蘇河倒入上一次過濾的液體。
如此反覆幾次,第二次濾液呈淡黃色,第三次沒了黑色,第四次終於呈現出大半盆金黃色的鹼水。
朱標激動不已:“蘇兄,這就是你說的好東西?!”
原本端坐的馬皇后也忍不住站起身。
在午後陽光映照下,盆中金黃的鹼水波光粼粼,映在每個人的臉上。
“蘇河,這鹼水怎麼用?”馬皇后抬頭問道。
其他人也把目光都集中到了蘇河身上。
“娘娘,用法很簡單。”蘇河解釋道,“揉麵團時,加入老面發酵後,再加一勺鹼水就行。這樣蒸出的饅頭或烤出的燒餅,味道會和你們平常吃的完全不同。”
馬皇后迫不及待地吩咐侍女:“冰兒,按蘇河說的,去御膳房讓廚子試試做饅頭和烙餅。”
蘇河從盆裡舀出一些鹼水,倒入另一個瓷盆遞給冰兒,並特意囑咐:
“記住,一勺就夠了,千萬別多放,不然味道會發澀。”
酸鹼中和很重要,量必須合適。
“知道了,蘇公子。”
冰兒應聲,帶著鹼水快步趕往御膳房。
木屋外,馬皇后接著問:“還有鹽呢?你說能讓鹽變乾淨,現在能做嗎?”
相比改善口味的饅頭,鹽作為戰略物資,才是她最關心的。
蘇河曾說過,他們吃的粗鹽含有有害物質,長期食用對身體不好。
“娘娘別急,現在就能做。”
蘇河說完,轉向朱標,“太子,麻煩你去燒些水。”
提純鹽的第一步,是把粗鹽溶在水裡,製成飽和食鹽水。
朱標動作麻利,熟練地用火摺子點燃無煙灶裡的柴火。
在良好通風下,火焰很快燃起。
他還往排煙口上的樹葉灑了些水。
朱棣在一旁看得一愣一愣,馬皇后也很驚訝,她是第一次見太子做這些事如此熟練。
朱標準備好後,蘇河開始忙活。
他用石塊把粗鹽研磨成粉,倒進清水中攪拌溶解。
等發現有鹽粒無法再溶解,就把鐵鍋架到灶上熬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