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幼年時,曾因殺牛分肉給飢餓的兄弟們而被地主毒打。
他逃回家中,卻親眼目睹父母被一個芝麻小官用偽造的兩千兩白銀賬單逼死。
這段刻骨銘心的仇恨,讓他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尤其痛恨小吏濫用職權。
因此,建立大明後,他對官員,尤其是底層小吏,制定了極其嚴苛的律法。俸祿也被壓到最低限度,彷彿要讓他們也嚐嚐貧困的滋味。
朱標看著自己的父親。
他理解祖輩被貪官逼上絕路的血淚,但這不應成為屠龍者終成惡龍的藉口。
“父皇,先祖的苦難,兒臣深知是貪官所害。但如今,您貴為天子,九五之尊;兒臣身為太子、監國!大明社稷出現問題,兒臣豈能視而不見?父皇若有失,兒臣更應直言諫諍!”
朱標的鋒芒令朱元璋既驚又喜。
兒子能有此擔當,他頗感欣慰,但事關重大,他不能輕易讓步。
俸祿制度是他與六部重臣反覆商討月餘才定下的,最終由他力排眾議拍板。
朱標雖點出了問題,朱元璋卻不願獨自承擔全責,內心傾向於歸咎於當初議事的大臣們思慮不周。
“標兒,你能直言不諱,父皇甚慰。你確實長大了。可你要明白,大明每一項法度,都是父皇與眾臣深思熟慮的結果。就說這俸祿,稍作改動,對大明的國庫將是何等重負!”
在朱元璋看來,朱標雖發現了漏洞,卻未必有解決良策。
面對父親的質疑,朱標淡然一笑:
“父皇無需擔憂,兒臣既敢在朝堂提出,自然已有應對之策。此法可使官員既獲清名,又得實利。名利雙收之下,必能大大遏制貪念!”
朱元璋越發懷疑兒子是否被人蠱惑了。
“標兒?你莫不是被人哄騙了?這世上哪有讓貪官名利雙收的好事?你確信這對朝廷有益?”
朱標不再多言,直接詳述了蘇河提出的績效獎勵制度,以及自己補充的懲戒措施。
花了近半個時辰,朱元璋才完全明白這套“考勤領賞、績效加俸、評優授獎”的辦法有多精妙。
他端坐椅上,不可思議地望著兒子,彷彿看到了未來明君的英姿。
這個法子不僅巧妙遮掩了他定俸過低的失誤,更能化官員的怨懟為感激。
直接加俸,官員會視為應得。但透過獎勵制度讓他們憑政績去爭取名利,正是讀書人夢寐以求的!
朱元璋猛地拍腿,笑容滿面:
“哈哈!好!標兒說得好!不愧是我朱重八的兒子!咱以前咋沒發現你竟如此才智!”
他興奮地打斷想要說話的朱標:
“今日真是大喜的日子!咱標兒在朝堂上初露鋒芒就立下大功!晚上咱一家三口好好聚聚!帶上雄英那小傢伙!”
他樂呵呵地做了決定,不容朱標拒絕。
朱標只得應下。
只要父皇肯改俸祿之弊,目的便已達到。
他走出華蓋殿,仰望天空,恍如隔世。
若蘇河所指出的種種積弊皆能如此解決,大明的國運或許真能長盛不衰。
……
坤寧宮內,馬皇后小憩時聽聞觀音奴的稟報,心中欣慰又感慨:
“你是說,今日早朝,標兒當廷抗辯,硬是將那一百八十名待決貪官保了下來?”
她相信朱標能做此事,卻未料他動作如此迅速、方式如此大膽!
本以為他會退朝後私下與老朱商議,沒想到竟是在朝堂之上直面君父。
這一幕,足以載入史冊。
觀音奴回道:“娘娘,千真萬確!現下整個皇宮都為之震動。太子殿下竟敢在朝堂與皇上據理力爭,末了還是百官一同為殿下進言求情……”
馬皇后聞言失笑:“什麼‘進言求情’,我標兒何須求情?”
她心下了然,吩咐道:“觀音奴、玉兒,傳話御膳房,今晚備家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