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聞言頓感不妙,臉色難看又疑惑地問:
“這...這寶鈔有什麼問題嗎?大明國庫裡還有很多啊,宮裡人出宮買東西都用這個。”
蘇河深吸一口氣,鄭重地向朱標解釋來龍去脈:
“太子,我問你,你父皇是不是覺得,既然他是皇帝,就能隨意印錢?只要缺錢,就下令印更多?這樣大明國庫就能有無窮無盡的錢財?”
朱標愣了一下,支吾著,理所當然地回應:
“難道不是嗎?自古以來,都是國家印錢給百姓用。如今我大明統治中原,自然該用大明寶鈔!”
面對這種“清澈的愚蠢”,蘇河強壓住情緒,繼續說道:
“我再跟你說一次。我不知道你們現在如何定義錢。但在後世,我們認為真正值錢的東西是白銀和黃金!至於統治者印出來的紙,我們統一稱之為‘貨幣’!”
“經過百年發展,貨幣又被細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最原始的以物換物,是幾千年前部落時期最簡單的交易方式,可視為貨幣的雛形。”
“第二種是用金屬,主要是黃金白銀換取物品。因為稀少,物以稀為貴,它們成了真正有價值的儲蓄貨幣。”
“而這個……”蘇河指著手中的寶鈔,“還有前朝的各種銅錢,都因為黃金白銀不夠用,才被製造出來作為‘法定貨幣’。它本應能換取物品,也能兌換金銀。”
“但你知道嗎?世上的金銀總量極其稀少!一旦大明寶鈔隨意濫印,面值胡亂規定,這個舉動將導致整個大明被百姓拋棄!到時候,百姓將拒絕使用寶鈔交易,大明會倒退回以物易物的部落時代!”
“太子殿下,這大明寶鈔,就像宗親贍養制度一樣,是在給日後的大明埋下亡國的禍根啊!”
金融是一個國家至關重要的命脈。
一旦國家的金融體系崩潰,那麼這個國家離毀滅也就不遠了。
即使是如今如日中天的大明,也不例外。
為什麼後期的大明會被農民起義軍輕易摧毀?貨幣體系的崩塌就是關鍵因素之一。
要知道,闖王李自成曾經也是大明朝廷底層的一個小吏。
端鐵飯碗時,他當然不會反抗。
可有一天他發現,自己這份鐵飯碗的俸祿,居然連家人都養不活,甚至那錢根本花不出去,買不到糧食。
他這才義無反顧地加入了起義軍,並且成為第一個攻破京師的人。
可惜的是,在這個時代,能真正理解金融和經濟規律的人鳳毛麟角。
即便是才華橫溢的朱標也不例外。
馬車上,朱標聽完了蘇河之前的描述。
前面的內容他還能接受,但最後一句話讓他如墜冰窟——大明寶鈔竟可能成為毀滅大明的禍根!
那一剎那,朱標額頭瞬間冷汗涔涔,喉結滾動,猛地推開馬車視窗的布簾,朝外大聲喊道:
“停下!都停下!”
命令傳開,眾人雖疑惑不解,但無人敢違抗太子之命,隊伍立刻停了下來。
回過神的朱標,越過蘇河的位置跳下馬車,先是對常氏的車駕囑咐了幾句,又喚來冰兒吩咐一番,大意是讓她帶宮人先去沈金府安頓。
接著,他立刻回到馬車上,神情凝重地對蘇河說:“蘇兄,這寶鈔之事至關重要,還請詳談。府邸之事我自會安排妥當,不會耽誤你太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