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重八,我後宮真沒藏男人

第68章 大明寶鈔,又是一個禍根

蘇河無所謂地答應了。

他對貨幣體系崩潰的瞭解,更多源於穿越前看過的一些歷史科普,知道從朱棣時期起,大明寶鈔就逐漸淪為廢紙,如同後世辛巴威幣般失去價值。

給朱標簡單講講,幾分鐘的事而已。

見蘇河答應,朱標這才鬆了口氣,重新坐下,臉上已不復輕鬆,反而帶著緊張。

宗親贍養制度的弊端他或許能算清,但這金融貨幣之道,對他而言完全是另一個陌生領域。

“蘇兄,按你方才說的三種貨幣,咱大明寶鈔應屬第三種。前朝大元也曾發行過紙幣,如今不過是換成了咱大明的名頭,怎會釀成如此大禍?”

大明開國那天,朱元璋便決定廢除前朝紙幣,發行獨一無二的大明寶鈔。

這一家子的思想,多少有些古板。

一個能興起文字獄、試圖恢復小農經濟的皇帝,對經濟學又能有多少深刻理解?

即便是後來的永樂皇帝朱棣,更多是軍事才能突出,才創立內閣、東廠來制衡錦衣衛。

朱標,也是因為遇到了蘇河,才逐漸變得願意接受這些新思想。

看著朱標天真的樣子,蘇河無奈地嘆了口氣:

“太子,你還是太天真了。既然你想知道,我就把所知的都告訴你。”

“不錯,大明寶鈔是第三種貨幣形式。但你要明白,這紙幣本身毫無價值!它的價值,必須由國家的信譽和實力來賦予!”

“如今大明有實力,但信譽……或許現在還殘存一些,可最多十年,大明寶鈔在百姓手中就會淪為廢紙,恐怕連一張白宣紙都不如!”

“啊?!”朱標大驚失色,“我大明寶鈔怎會落到如此地步?歷朝歷代都發行紙幣給百姓用,父皇也是循前朝舊例開展,這理應沒問題啊!”

見朱標仍未明白,蘇河拿起裝著寶鈔的盒子,取出那三千兩白銀的寶鈔,展示在朱標面前:

“我問你,這上面寫的是多少錢?”

“三千兩白銀啊,有何問題?”朱標困惑道。

“很好。”蘇河點點頭,“這是三千兩白銀,由你父皇下令印製。理論上,這寶鈔能讓我在大明境內買東西。我們假設,這三千兩寶鈔就代表整個大明唯一的一張寶鈔,現在在我手上。而大明境內,實打實有一千萬兩白銀。我是不是能用這張寶鈔去換取相應價值的白銀?”

“對……”朱標有些遲疑地應道。

“那好,我再問你。”蘇河盯著朱標,“如果我手上有一張印著一千萬兩白銀面值的寶鈔,而你手上正有一千萬兩堆積如山的真金白銀。我用這張寶鈔跟你換,你換不換?甚至,我用十張這樣的寶鈔,換你那一千萬兩白銀,你樂意不?”

如果說之前朱標還懵懵懂懂,蘇河此刻這番對比,如同驚雷般在他腦中炸響!

他瞬間想通了關鍵點,整個人僵住,幾乎忘記了呼吸,心跳如鼓擂,只覺眼前發黑,事情變得無比嚴重。

蘇河沒有理會愣住的朱標,繼續沉重地說道:

“你若明白了我的意思,我就告訴你更可怕的後果。若不改變寶鈔政策,到了後期,那些權貴豪紳,就會用他們手中堆積如山的、幾乎等同於廢紙的寶鈔,去欺騙那些懵懂無知的農民,低價強買他們的土地!”

“最終,大明九成九的土地都將落入地主和權貴手中!而農民呢?他們辛苦勞作,換來的卻是一堆花不出去的廢紙!”

“當他們拿著寶鈔去買糧,商人拒收時,你猜會怎樣?農民活不下去,就會揭竿而起!權貴被推翻,大明傾覆!新的王朝建立,一切又回到原點,重複歷史上的輪迴!”

“人人都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有哪個統治者真正把這道理刻在心裡?後世有人說得透徹:人類從歷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未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