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這麼一個小孫兒,是爺爺的福氣,你送的小槌子啊,爺爺很喜歡,以後天天都要用他捶背!”
朱棣說著,從朱瞻壄的手上取過槌子遞給了侯顯,又抓著朱瞻壄的手細細打量,只見這一雙手手背自是白嫩,手指上卻有小繭。
他輕輕撫摸著孫兒的小手,語氣前所未有的溫和道:“小傢伙,這些都是做槌子弄的?”
朱瞻壄此時也沒了之前的跳脫,抬起小手驕傲的說:“這才不是,這是孩兒去種樹的時候弄的!”
“種樹?”朱棣又是一愣,頓時看向了于謙等人,于謙見狀,只得回覆道:“此乃王爺之令,因是開闢初期島上草木繁盛。”
“可後來島上民眾越來越多,此島樹木便被大量採伐,城外一度難見樹木,故瓊王下令,全島禁止燒柴,改用煤炭。”
“任何野外樹木採伐,皆要上報,採伐一棵,便需種下一棵,此外島上每年都有植樹節,學校要組織學生植樹。”
“為了做出表率,王府上下官員每月也需植樹一棵,王世子不甘於後,故每次都參與其中。”
“此外,王爺還規定,全島學生不論大小,必識五穀,每月都有實踐課,要去田間勞作,世子也時常參與其中,故而如此!”
朱棣聽得解釋,頓時暗自點頭,暗道老四不忘本,因他小時候,朱元璋就對他們七兄弟開展了類似的軍事教育。
所以他們包括大哥朱標在內,每一個親王都是文武雙全,上馬能掌軍,下馬能治民。
而現在他家老四在瓊州的教育卻是推陳出新,全民種樹,還要讓學生都體會農業艱辛,這就能保證,不管科技如何發展,農業作為根基的事情始終不變。
這一點,就連他都沒想到,因為現在大明全境,所有城池周邊樹木毀壞都極為嚴重,導致建宮殿只能去深山老林運木。
若是大明每人都能砍一棵便種一顆,那大明現在又何至於城外總是光禿禿的一片?
“此令甚好!”想著,朱棣便對侯顯道:“記下了,回去之後朕也要下令,砍樹便要植樹,不能再讓彼等肆意開採!”
如此下了一令,他便又看向了朱瞻壄,和藹的問道:“那你告訴爺爺,學校裡面都是那些人欺負你啊?”
“啊?”朱瞻壄睜大了眼睛道:“爺爺,學校裡面沒人欺負孩兒啊!孩兒會武功,他們都打不過孩兒!”
會武功?朱棣難掩笑意道:“可你既然會武功,那為什麼會有人說你沒父母,沒爺爺啊?”
此話說得和藹,但其中殺機確實難掩,因為此事觸及到了朱棣的逆鱗!他這麼乖的一個孫兒,竟然會被人家說沒父母,說沒爺爺!父母也就罷了,他知道老四兩夫妻都很忙,可能顧及不到這些小事。
可現在他這個爺爺知道了,那就不能略過,他倒想看看,是誰敢欺負他朱棣的乖孫子!
但他一問出口,朱瞻壄就昂首道:“那都是他們的錯,誰叫他們不聽老師的話,他們不聽話,孩兒就要揍他們!”
“把他們揍哭了,他們就說孩兒沒父母,那孩兒肯定要繼續揍他們,他們說一句孩兒就揍一拳,後來就沒人敢說了!”
“不信爺爺你去問張小虎,孩兒可厲害了,整個幼兒園都沒有孩子敢欺負孩兒!”
“這...是你小子先動的手?”朱棣一時竟有些不知該如何評價,他本以為是自己這乖孫子太柔弱,被人家欺負。
沒想到是這小子先動的手,把人家揍哭了,人家一個小孩子還能怎麼辦,那也只能開口輸出了。
而他這孫子性格也虎啊,人家說一句你就揍一拳,硬生生揍到沒人敢說,這哪裡像是被人欺負?活脫脫一個校霸啊!
“那張小虎是誰啊?”朱棣回頭看向了趙瑞,趙瑞忙低頭道:“那是張將軍次子,也沒少被世子教訓!”
“......”朱棣一時無言以對,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是表揚自己孫子做得對?還是批評小傢伙做錯了?顯然都不妥當。
他正想著該怎麼回覆呢,卻聽電梯一陣叮響,隨之胡妙音便從電梯裡行出,一看眾人在小飯廳,便驚呼道:“父皇為何移駕此處,樓下已經備好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