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交談之中,時間匆匆而逝,落日逐漸西斜,讓海港的光線漸漸變得昏暗不清。
面對此狀,遠處看熱鬧的百姓漸漸沒了興趣,不斷有人離去,或是回家做飯,或是去忙自己的事情。
畢竟,他們來這裡是看熱鬧的,結果瓊王只露了一面,爺幾個就重新回到了船上。
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他們自然無法知曉,見沒有什麼熱鬧可看,自然就慢慢散開了。
與此同時,蛟龍號下,眾人則是在煎熬的等待,這群人分為三種。
一種是侯顯、楊榮、于謙這種知情人,他們知道船上正在發生著什麼。
顯然,皇帝把瓊王、漢王、皇太孫叫到船上,絕不是真的想要看這個船的具體構造。
皇帝的真正目的,是進行皇家內部會議,商議瓊州以及大明未來的具體規劃。
這裡商議出來的每一個結局,都可能影響未來的大局走勢。
所以他們心中極度忐忑,不知道這幾個人會商議出一個什麼結局,是戰是和,還是不歡而散?
除了他們之外,另一種便是感覺到有些不對,但不知具體情況的人,比如李成軍、張輔等。
他們知道這次會面鐵定不簡單,但由於各種條件限制,他們無法獲悉具體情況,只知道皇帝一家是有事情需要解決。
對此,李成軍和張輔自然是對立的,即便二人有故交,但現在卻是各為其主,一旦談崩,張輔就要力保朱棣一家,而李成軍則會毫不猶豫倒戈相向。
故此,現在李成軍的臉色已經變得有些複雜,他在思考,如果瓊王突然下令讓他逮捕這些人,他該怎麼辦?
從情感上來說,他不願意如此;但從理智上來說,他必須聽命行事。
因他的妻子兒女都在瓊州,他有今天,也是朱高燨的恩賜,他背叛誰也不會背叛瓊望。
而在眾人之中,如果說有誰最煎熬的話,那無異於張軏了!現在他是真的有些後悔!
早知朱棣是為了把他支走,那他剛才是無論如何都不會來和他大哥牽扯半句話的!
因為他清楚,朱高燨對這一次會面做了很多方案,不僅有和平解決方案,還有武力解決方案。
若是和平當然好了,可若是武力解決,現在的這種情況,就對他們這方非常不妙!
因為朱高燨在船上只有一個人,朱棣那邊卻有三個人,固然他知道朱高燨的武力值極為恐怖,但朱高煦卻也不是吃素的!
如果真談不成打起來,朱高燨就要以一敵三,萬一一個不小心被制止了,那他在這下面動手也沒啥用。
因此他現在極為煎熬,甚至於在胡思亂想,這麼久沒有訊息,會不會是眾人在船上已經談崩了,正在對峙之中?
看著船頭處那站立不動的幾人,他是真想上去探一探朱高燨到底是個什麼態度,是動手還是不動手?
如果動手的話,只要朱高燨一聲令下,他就下令把在場所有人全部制住,保證沒一個能逃走。
不過他也只是想一想,真叫他去看,他也不敢!萬一因為他上去導致談判失敗,那他的問題可就大了!
如此思慮之間,張軏只覺時間每一分一秒都過得極為煎熬,真真就是個度日如年!
眼見太陽就要落山,而上頭幾個人的情況有些不對,他一咬牙便道:“成軍,你在此處候著,我上船去看看!”
而他一出聲,周圍幾人面色都是一變,于謙忙上前道:“司令,此為瓊王家事,我等還是不要插手為妙!”
“家事?什麼家事!”張軏指著船頭便道:“船上便是我大明天家,不僅控著天下,還控著瓊州!”
“你才來瓊州,自不用說,我等都已在此生根,便指著瓊王度日,現在如此,還說什麼不要插手?”
言罷,他便邁步欲行,可他一動,張輔就一把將他拉住道:“三弟,你這是作甚?”
“大哥你先別管!”張軏一把甩開了張輔的手,對李成軍道:“守在路口,除我之外,不準任何人上船,聽令行事,不得有誤!”
這條命令已然近乎翻臉,李成軍面色一沉,當即點頭道:“司令自去,屬下就守在此處!”
“爾敢!”張輔見狀,雖然不知自己兄弟要幹什麼,但也知道這等舉動已是僭越。
然而他剛一動,李成軍就擋在了他面前道:“將軍,休叫讓九子為難,就在此處候著吧!”
“你敢攔我?”見李成軍擋他,張輔頓時大怒道:“給我滾開,不然休怪本將不講情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