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業革命?

第74章 楊榮的擔憂,誰贊成,誰反對?

軍港會面終究還是結束了,雖然過程中一波三折,可終究還是得到了讓眾人都滿意的結果。

如果硬要說誰有些不滿的話,那就只有大學士楊榮一人。

因為楊榮和眾人的身份不一樣,他即是朱棣的心腹重臣,也是朱高熾的人!

這種特殊的身份,註定了他不僅要為朱棣考慮,還要為朱高熾考慮。

而現在是個什麼情況呢?明顯是朱棣動了改立儲君的心思!

所以眾人談妥不算談妥,必須在談妥的同時,保下太子朱高熾才叫談妥。

不然的話,回到朝廷之後,他如何向楊士奇等人交代?

總不能說他陪朱棣來瓊州轉了一圈,順道就把太子給換了吧!

這話不僅眾人可能接受不了,他自己心裡這關也過不了。

所以,現在的楊榮迫切的想要知道眾人上船之後談論的內容。

只有知道了談論的內容,他才能依照結果去勸解朱棣。

於是見得眾人下船,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去找朱瞻基詢問相關細節。

可當他看到朱瞻基的一瞬間,他就感覺有些不對勁。

這個皇太孫的神態與上船之前竟然截然不同!

上船之前朱瞻基形容憔悴,如喪考妣,衰得不行:

可下船之後,朱瞻基卻是精神奕奕,就好像在船上談論了什麼好事。

這應該麼?這不應該!因他估計,朱棣將朱高燨特地叫上船,對半就是商議改立儲君之事。

如果朱高燨接受了,那就意味著朱高熾要被淘汰!

朱瞻基身為皇太孫,不可能對這種結果感到滿意。

反之,如果朱棣沒有改立朱高熾的想法,那就要抑制瓊州的發展態勢。

可看看朱高燨的模樣,哪裡像是被剝奪了權力的模樣?

同樣,朱高煦的樣子也十分奇怪,此事分明和漢王沒啥關係,可你朱高煦為啥也是喜氣洋洋的?

而最不正常的是朱棣,這老爺子面無表情,好似吃了什麼暗虧。

從表面上來分析,上面商談的結果顯然是漢王、瓊王、皇孫三方得利,唯有皇帝吃了虧。

但這個分析結果是十分奇怪的,怎麼樣的商談,會導致這種結局?

楊榮想了許久也想不清楚,眼見朱棣在朱高燨的帶領下朝馬車行去,他便來到了朱瞻基的身後小聲呼喚道:“皇孫,皇孫?”

朱瞻基聽得此言,回頭一看,見是楊榮,便道:“楊師傅?您老有事?”

楊榮見之,忙問道:“太孫,方才不是在船上商談麼,不知結果如何?”

“這......”朱瞻基猶豫了片刻,不知該如何回答。

難道要告訴楊榮在上面他們一家在他四叔的勸解下組成了同盟?

還是要說由於他四叔拒絕,所以他爹的儲君保下了?

這些事情顯然不太適合對楊榮這個外人說!

畢竟,這個委員會現在的成員都是皇家的人。

而他四叔的建議,也是透過委員會,逐步改變大明的現狀。

這樣一來,委員會的事情就不能透露給楊榮知曉了。

鬼知道這個大臣曉得細節之後,會不會跳出來阻止他四叔?

如果改革因他透露了訊息被阻止,他爺爺會不會一怒之下直接把他踢出委員會?

也是現在的結局得之不易,他並不想破壞這種平衡。

思考了一會兒,他便搖頭道:“不可道也,不過楊師傅放心,皇室之患盡除矣!”

言罷,他就自顧自的上了車駕,只留楊榮一個人在車外懵逼。

皇室之患盡除矣?這又是個什麼意思?難道太子儲君這就保住了?

然則既然保住了太子,那這個瓊州又怎麼處理?

留給瓊王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早晚是會威脅到朱高熾的!

他自然不知眾人的利益此時已經達成一致,只覺得這件事從裡到外透著詭異!

但現在朱瞻基沒有明說,他也只得循機再問。

另一邊,朱瞻基上了車駕之後,車內便又聚集起了四個人。

除了標配的爺孫三人外,這一回又多了一個朱高燨。

見得車內有些擁擠,朱高燨便笑道:“于謙這小子辦事還是不夠妥當。”

“既然知道還要回去,竟然不多準備些許車輛!”

“不如父皇先去,孩兒換乘一車,和他們擠擠去!”

而他一說罷,朱棣就搖了搖頭道:“不必了,沒多遠路,就這麼擠著罷了!”

現在他們要去的地方並不遠,只不過是從碼頭前往火車站,也就兩三公里的路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