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對呂宋發起的戰爭,一開局就得到了壓倒性的優勢,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就佔據了西北海灣。
這是因為呂宋島上的住民並非是原住民,大多是來自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的馬來人。
馬來人對呂宋等地的佔據擁有長達一千八百年的歷史,在公元三世紀,第一批馬來人就征服了原住民海膽人。
至公元十世紀以前,第二批馬來人登陸了菲律賓群島,並且建立一種名叫巴朗蓋的基本社會組織。
這種巴朗蓋類似於村落,每個巴朗蓋約莫三十戶到一百戶,其首領稱為達圖或羅闍,體制類似於貴族統治。
至於第三批,便是十四十五世紀,也就是大明登陸呂宋的現在,被印度化的馬來人再度侵佔土地,在此建立蘇祿和呂宋國。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呂宋在大明時期就是殖民地,只不過殖民的不是西班牙人,而是來自西方的馬來人。
這些馬來人信奉伊斯蘭教,建立的國度便是伊斯蘭蘇丹國,以中部馬尼拉為中心,輻射了整個呂宋島。
而之前朝廷之內之所以擔心奪取呂宋會導致南邊渤泥國的恐慌,是因為這些人就是來自勃泥,與勃泥統治家族有一定關係。
其現任統治者名為蘇萊曼拉幹,乃是勃泥國王麻那惹加那妻子的遠房親戚,兩方關係已經十分遠淡,可終究井水不犯河水,兩方常年相安無事。
故而直到張輔和朱高煦的新軍登陸海灣之時,蘇萊曼拉幹都還沒有意識到來犯的敵人到底來自何方!
面對來勢洶洶的外敵,蘇萊曼拉幹立即組建了一支兩千人的部隊,前往中部平原阻擊敵軍。
可軍隊還沒有接觸大明新軍,就已經被大明朝斥候發現,最終由張輔率領新軍繼續前進,由朱高煦率領軍隊繞路進擊。
雙方在馬尼拉以北的塔盧格圖格發生了遭遇戰,兩千呂宋士兵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戰損超過一半。
訊息傳回馬尼拉之時,舉國震驚,蘇萊曼拉幹這才知曉這支恐怖的軍隊來自於北方的巨大國度大明朝!
在知道這個訊息之後,蘇萊曼拉幹嚇得兩股發顫,急忙派遣使者前往明軍營中詢問緣故。
對此,張輔給蘇萊曼拉乾的回覆只有一個,那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昔日大明船隊南下,呂宋未曾遣使朝拜,如今大明將收回這片土地的使用權!
實際上有時候華夏的觀念是很耍賴的,比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說,只要說出這句話,那攻取任何土地,都可以叫做收回故土。
就好像現在的張輔,也不說我是來搶地盤的,就說這片地方本來就是我們大明的,不過是暫時給你們這群蠻夷居住罷了。
如果講禮貌,那就可以繼續住,現在不講禮貌,那我大明就來收回我們大明所擁有固有領土了。
聽到這一番話,蘇萊曼拉幹整個人都蒙了,他見過無恥的,但還真沒見過這麼無恥的!
自從他爹在這裡建國至今,也沒人敢說這是誰家土地,結果大明現在來了,便硬說收回故土,這讓他和誰說理去。
要知道此時呂宋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呂宋國實際上是由幾十個部落組成,類似於上古時期的巴朗蓋。
其中人種也很複雜,有類似於他這種外來移民,也有他加祿人和伊洛克人,北部和東北部山區有矮黑人和其他少數民族。
他雖然是呂宋國主,實際上控制的百姓僅僅不到十幾萬,損失兩千大軍已經傷筋動骨了,沒有更多力量抵抗大明兵馬。
於是即便張輔的說法過於強勢,他還是再度派遣使者,表示願意臣服,同時獻上奴隸二十人,美女五人,並上價值上萬貫的各式金銀寶石祈求原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